四、脑电图
2025年09月26日
四、脑电图
脑电图(Electro Encephalo Gram,EEG)是一种记录大脑活动的电生理信号的无创技术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基于神经元活动时的放电。位于脑灰质皮层的锥体细胞群,其树突相互平行,其方向垂直于皮层表面。当突触后电位持续时间较长时,可与头皮垂直方位形成电磁场,此时有可能被电极所记录。单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太微弱,也无法反映全脑动态认知情况。但是,当大量锥体神经元同步兴奋放电时,就会形成较为广泛和强烈的电生理信号,能够经脑硬膜、颅骨、头皮传递至头表,进而被外部电极所记录。同时,由于电信号具有瞬时传递的特点,因此,能够及时传递至头表被电极记录。但有几种情况电极无法很好地收集信号,比如,位于脑内深部结构(杏仁核、丘脑、基底节等核团)的星形细胞神经元,因其属于封闭电场结构,其活动总和接近于零,因此,无法记录其信号。此外,脑电信号是经过多个组织导体传导之后,抵达头表被记录的信号,所以,该信号无法准确定位,且可能包含了几个脑区的混合活动过程。因此,即使脑电图能够直接反映脑内神经元活动情况,具有非常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达到毫秒级,但是,由于上述原因,EEG的空间分辨率不佳,无法精确定位电信号来源的特定脑区和结构。脑电及其定位成像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 脑电及其定位成像图(引自:Atsumichi等人的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