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s to Module 1

1.Notes to Module 1

(1)facial make⁃ups脸谱

脸谱,中国传统戏曲演员面部化装的一种程式。在面部勾画一定的彩色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主要用于净角和丑角。脸谱分为四种:生、旦、净、丑。“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重施油彩,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源于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戴面具。脸谱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含义及性格特点,具体对应如下:

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黑色: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

白色: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黄色:勇猛、暴躁。

蓝色: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绿色:勇猛、莽撞、冲动。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

(2)Mei Lanfang梅兰芳

梅兰芳(1894 1961),名澜,乳名裙姊,字畹华,另称浣华,艺名兰芳。汉族,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也常跟着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戏,10岁登台。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3)sleeve shaking水袖功

水袖功是中国京剧的特技之一,是演员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时放大、延长的手势。水袖的姿势有数百种,不胜枚举,如:抖袖、掷袖、挥袖、拂袖、抛袖、扬袖、荡袖、甩袖、背袖、摆袖、掸袖、叠袖、搭袖、绕袖、撩袖、折袖、挑袖、翻袖等。水袖的基本动作有: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10种。水袖靠着这些众多的基本功的相互搭靠,可以组合出表现丰富情感的多种手法,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并且在舞台上有着很多功能:

扇子:用水袖在脸前来去。

行礼:在躬身行礼的时候,一只手横着扯起另外一只水袖,表示很有礼貌并且很恭敬。

哀痛、害羞:用一只手扯起另一只水袖遮着脸。

拭泪:用水袖轻轻地虚拭。

拂尘:用水袖轻轻地在衣服上掸拂。

握手相拥:双方把水袖轻轻地扬起来,互相地搭在一起。

示意:演员在舞台上到了要演唱的时候,运用水袖示意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