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教程》简介
《小学作文指导教程》这本书是由.李梦青,侯洪鑫主编创作的,《小学作文指导教程》共有119章节
1
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写作课程为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所重视,大学写作教材也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但大多数都是通用教材,写作课课堂教学大部分学校采用的也是通用...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小学作文教学概述 第一节 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沿革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概况 三、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第二节 小学...
3
第一章 小学作文教学概述
...
4
第一节 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
...
5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沿革
我国最早的教学形式是私塾教学。教师从教学生《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发展到《四书》《五经》以及诗、词、属对和散文。作文教学基本方法是读写结合法,即考试时写...
6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历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大纲》中,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逐步提高。1950年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提出,将阅读...
7
三、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正值国家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时期,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轻汉语,重外语”的现象。“特别在小学阶段抬高外语,轻视母语,导致国民语文素质的下降...
8
第二节 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与意义
...
9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
作文教学的性质是由作文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 作文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写一篇文章离不开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要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
10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 前文曾强调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主要表现。这是从语文是工具这个性质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所谓工具课程,是指“为学生顺利地学习基...
11
第三节 小学写作教学的原则
文无定法,因人而异,作文教学的确是难,但是,实践经验告诉人们,难虽难,还是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依的。 作文教学的规律是从作文教学的矛盾关系中揭示出来的,概括为以...
12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其实,循序渐进岂止是作文教学的原则,也是所有学科的普遍原则。就作文教学来说,它包含...
13
二、指导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教小学生学习各门功课,获得各类知识技能,都要体现这一教学原则:即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知识,熟练已学技能。作文教学更需要贯彻这一原则。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
14
三、认识事物与表达认识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历来受静态研究理论的影响,把研究侧重点放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表达技能上。这种研究,以写作活动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作品的构成...
15
四、语言运用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在“作文教学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节里,笔者谈及了思维对作文的意义和作文发展思维、形成良好思维的作用。思维与作文的关系,实质上也是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因为,作文就是学...
16
第四节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
...
17
一、写作教学总体目标
(一)总目标表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18
二、写作教学分段目标
(一)分段目标表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语文各学段写作教学的分段教学目标分别做了具体要求。 1.第一学段(1~2年级) “写作”教学被...
19
三、写作教学目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写作目标的表述,下面结合各学段学生特点对写作教学目标整体特点进行分析。 (一)源于生活,言之有物 《课标》写作教...
20
第二章 小学作文能力的培养
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1]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写作,从日常记...
21
第一节 小学生作文能力概况
要研究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写作能力的构成做出明确的定义,只有明确了写作能力包含的构成要素,才能对小学高年级习作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甚至对小学作文能...
22
二、《课标》对小学生习作评价的建议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其对于小学生习作的评价,具体建议如下: (一)对学生习作的整体评价建议 《课标》中建...
23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评价要求
笔者在这里根据以上《课标》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建议以及文献资料,对高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习作能力的要求展开具体说明。只有明确要求,才能够以“要求”指导教学,在实践...
24
第二节 小学生作文与其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
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感知周围事物,关注环境的变化,记忆发生的事件,思考各类不同的问题,想象未来的情景,这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他们会对周围...
25
一、目光敏锐
作文能力的形成,首先要具备观察能力。众所周知,作文的材料来源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通过不断积累、储存,才会有条件提取、选择,从而谋篇布局,形成作文。所以,小学生作文...
26
二、情感丰富
小学生的情感都很具体的,受具体事物的影响与支配。空洞的说教,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要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内在的情感。优秀的小...
27
三、浮想联翩
作文能力强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想象能力特别丰富。想象是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心智活动。因为作文的成功,不仅仅是学生对客观生活如实地记录和描述,还需...
28
四、爱好专注
生活是作文之源。文章,一方面来自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以及参与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经历,另一方面来自学生自己的实践劳动,学生由此获得感受,写出富有儿童生活情...
29
五、兴趣广泛
兴趣,是少年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动力。小学生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小学教学中较有难度,若没有兴趣,是不可...
30
六、勇于追求
心理现象由认识到情感,再根据既定目标,克服困难,经过努力,进入意志过程,即“知—情—意”。作文学习是语文学科乃至整个小学学习中的重头部分。作文学习的困难,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