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构的内容
(一)层次与段落
层次,又称意义段或部分,是文章内容的表现次序。段落,又称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单位。在文章中,段具有换行另起的标志。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一个层次可以就是一个段落或包含几个段落,一个段落不宜包含两个以上的层次。而一般情况下,记叙文安排层次常见形式有以下五种:①按时间推移为顺序安排层次;②以空间变换为顺序安排层次;③以时空交错来安排层次;④以材料性质分类来安排层次;⑤以思想感情变化来安排层次。
(四)过渡和照应
1.过渡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过渡是使文章气血贯通、脉络分明的一个重要手段。
(1)记叙文中需要过渡的四种情况
①在文章开头段与正文之间使用过渡:有些文章开头使用倒叙的方法,或由眼前的景物的引出事情的叙述,这时为了使开头部分与正文衔接紧密,往往使用过渡。
②在叙述顺序转换之间用过渡:有些文章在顺叙过程中,往往需要插入另外一些有关的情节,再叙述原来的事,这就需要使用过渡。
③在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时用过渡:有些文章常常选择几件事,从不同角度共同表现主题,由于这几件事可以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事与事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为使结构严谨,往往要用过渡。
④文章在人物转换、表达方式改变时用过渡: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转换人称或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式,这也往往要使用过渡。
(2)过渡的形式
①过渡词:在层与层或段与段之间,可以运用一些承上启下的词语起过渡作用。这些过渡词语包括各种关联词语、时间词和方位词等。
②过渡句:用过渡句显示段落间意思有所发展或转换,是常用的过渡方式之一。它没有固定的标志,全由其位置、意思和作用来判断。多由富于提示性的判断句、陈述句或设问句充当。
③过渡段:过渡段是在意思相关的两个段落或两部分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显示上下文关系的段落来进行过渡。这一般是在上下段或上下部分文章内容都较多,意思上相隔又较远,跨越或转折的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采用。过渡段在意思上往往有相对的独立性,不适于放在上下文,它更像上下文的纽带或桥梁。
2.照应
照应,是使内容相互呼应。文章前面说过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准备提到的,前面要有伏笔或暗示。前呼后应,文章的结构就显得紧凑,层次也就更为分明。
照应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1)首尾呼应
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可给人以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也可使文章的主题更突出。
(2)行文与标题照应
行文紧扣主题,突出主题,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
(三)开头与结尾
1.开头
开头,一般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它显示了事件的发端、故事的缘起或问题的提出、矛盾的产生。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能使文章生色,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所以,开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开头的原则,一般来说要求简洁、生动、优美。好的开头要切题、简明、新颖。
元代乔梦符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明代谢榛强调:“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燃放爆竹一样,清脆响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
☞能力训练
针对记叙文中常用的开头方式,选择合适的范文并根据学生写作情况选择其中1~2种开头方式进行习作训练。
▶开门见山,直奔题意
文章一下笔就触及题意,不拐弯抹角,使人一看到开头就明确主题。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经历过那件事,我似乎长大了许多。
那是去年新年前夕……
▶直接叙述,交代背景
写人叙事,一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要素,使读者明白事件产生的背景,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清楚的了解。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十月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到滨江游乐场玩滑冰。那天天气不好,狂风呼啸,我们玩不起来,准备回家。这时一个衣着褴褛、手拄拐棍、满脸络腮胡须、走路一瘸一拐的捡破烂老头走了过来。……
▶描写景物,渲染气氛
文章的开头,通过描绘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风景、场面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为文章带来特定的感情色彩。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记得有一天,阳光明媚,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白悠悠的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
天气好,爸爸决定带我们去野炊。于是我们愉快地准备着锅碗瓢盆,这时候,邻居家的小王来到了我家门口。……
▶抒发情感,拨动心弦
用抒情句开头,以拨动读者的心弦,激发读者的情感。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经历的红绿蓝;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快乐与烦恼。
我的烦恼是从小丑来到我们家开始,小丑是一只流浪狗,……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下午……
▶以议开头,发人深思
以议论句开头,开篇即阐明自己的观点、看法、意见或主张,揭示文章蕴含的意义,促使读者思考。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漫漫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是艰辛的。发生的事如满天的繁星多得数也数不完,但我最忘不了的还是那件事。
那是上学期暑假的一天,……
▶巧设悬念,引起探究
文章的开头,巧妙地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愿望,促使他们去追根究底。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在我六岁那年的春节,有一件事使我难以忘怀,想知道吗?让我慢慢地记述给你听吧!
每当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都会有很多亲戚朋友都会来我家拜年。……
▶话语开头,先声夺人
文章开头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使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我的老师最喜欢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胜不骄,败不馁”。意思是说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当我真正体会到它的深刻含义时,还是从那次象比赛棋以后……
▶运用倒叙,激发兴趣
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进行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运用倒叙,可以引起读者的强烈的阅读兴趣。
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经过我和爸爸的努力,和父母走散的小勇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事情是这样的……
作文开头易犯以下毛病:一是绕弯子,离题太远;二是戴帽子,空发议论;三是写景抒情,不着边际;四是陈旧老套。
2.结尾
结尾,是文章的收束,是全文内容自然发展的结果。精彩的结尾,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对全文起着定局、回应、深化的作用。
人们常称好文章的结尾为“豹尾”,意即文章的结尾要简洁有力。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就是说,精彩的结尾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读之就像欣赏一段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缭绕回荡。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写文章要重视收尾,一篇主题鲜明、构思新颖的文章,如果有一个蹩脚的结尾,会使整篇文章黯然失色。因此,要想提高作文的质量必须注意结尾的技巧。
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一是画蛇添足;二是空喊口号;三是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