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掌握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非常有益处。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先后通过和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通过举办“寻找最美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把大力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所选择,不断创新,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雅、含蓄的特点。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乃中国人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以茶为生,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施礼,以茶敬祖。茶是文人眼中的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之一,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不仅酷爱喝茶,还经常在诗词中描写和歌颂茶,留下了与茶有关的茶文、茶经、茶画等。
教师进行茶修,可以“以茶养德”,修品行、修心态、修智慧,在生活、工作中能时时澄明、自我觉知、自我修正,以达到内外兼修的美好境界。儿童茶艺课程,通过唤醒、激发、熏陶、浸润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茶叶(种类、历史故事、生长)、茶具(种类、名称、功能)、茶礼(礼仪、仪态)、茶艺(行茶、茶席美学、茶曲、环境)等茶文化的启蒙内容,在感知、体验和操作中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文化熏陶,在高雅有趣的茶艺活动中将礼仪、礼节、礼貌融为一体,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播撒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使其拥有恭敬之心、敬畏之心,培养有中国根、中国心、中国情的中国娃。
启蒙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第一棒”,是“精神之根”的工程。以茶为载体的课程,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及学习特点,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茶文化精髓有机融合到生活中、游戏中和学习中,将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茶”种子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将文脉传承和立德树人一体化,形成奠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优良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