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华佗的医德

六、华佗的医德

重视医德是中国医学的优良传统,在儒家思想“仁”与“礼”的影响之下,“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方法和原则,大量的渗透于中医学的伦理道德之中。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华佗一生,以仁爱爱人,济世救人为道德信念。为了更好地治病,华佗摒弃了那种“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的医技守旧思想,不断提高医术,进行发明创造,使自己成为富于创新精神的医药学家。华佗之所以能对祖国医药科学做出重大贡献,还和他一生的勤奋分不开的。他勤于钻研,青年时代,曾经到徐州游学,喜欢博览群书,通晓经史,对医学和养生学的钻研尤为深刻,富有刻苦精神,学问渊博。游学期间,他拜名医为师,虚心请教,又钻研了秦汉以来的医学大师扁鹊、张仲景留下来的宝贵医学遗产,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广泛地搜集药方,多方面多角度地接触病例,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丰富了实践知识;他勤于实践,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动乱年代,立志做一个民间医生,决心用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他鄙视功名利禄,太尉黄琬劝他出来做官,沛相陈珪要以孝廉名义荐举他于朝廷,都被他先后婉言谢绝了。他身穿布衣,手捏金箍铃,到处为群众治病,足迹遍布于江苏、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他勤于总结,把自己一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不少著作,有资料可查的,有:《华佗内事》五卷、《观形察色与三部脉经》一卷、《老子五禽六气诀》一卷,等等。可惜这些著作,因时代动荡变迁都已经失传了。无疑的,这是我国医学宝库的重大损失。华佗以他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后人所景仰,并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