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 实践与案例》简介
《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 实践与案例》这本书是由.陶力,布乃鹏编著创作的,《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 实践与案例》共有327章节
1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回归乡村的意愿愈发强烈,很多地区掀起了“农家乐”热潮,自此开启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经过...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乡村旅游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旅游”? 第二节 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 第三节 乡村旅游的分类 第四节 乡村旅游相关的...
3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部分共包含三个章节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厘清乡村旅游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和界定标准,为本书搭建一个理解超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理论框架。第一章梳理了乡村旅游的定义...
4
第一章 乡村旅游概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受到极大冲击,各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锐减,旅游收入急剧下跌,全球旅游业陷入停滞。世界旅游组织(UNWTO)把2020年世...
5
第一节 什么是“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起步于“工业革命”之后,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球的乡村旅游已经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并表现出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吸引力。在我国,...
6
第二节 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性”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认识仍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但业已达成共识的一点是,乡村是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旅游能够与其他旅游形式相区分的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就是...
7
第三节 乡村旅游的分类
由于研究者对乡村旅游概念内涵解读的差异以及切入角度的不同,乡村旅游在分类上也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旅游资源所包含的各类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对旅游者具有吸...
8
第四节 乡村旅游相关的概念
...
9
一、乡村旅游产品
曾建明等(2010)认为,乡村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进行乡村旅游活动时所购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46]。唐代剑等(2010)则认为乡村旅游产品是通过让旅游者...
10
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政策规范下,依据一定的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而形成的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有赖于旅游目的地地...
11
三、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十九大以来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旨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而乡村旅游发展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旅游因其...
12
第二章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约有3%的国际游客是出于乡村旅游的动机而旅游的。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也被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文化与旅游...
13
第一节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其发展演变过程整体可以划分为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4
一、萌芽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乡村旅游”最早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工业革命加速了欧洲的城市化进程,大量乡村人口迁移至城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类生存的环境也...
15
二、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20世纪80年代)
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增长,这对推动经济不景气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laine and Golan,1993;De...
16
三、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之后,受现代城市旅游的影响,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再适应城市旅游者的需求,乡村旅游功能不断扩展,娱乐、休闲、健身、度假、疗养等参与性较强的乡村旅游...
17
第二节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乡村旅游的萌芽。《管子·小问》中记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即齐桓公到城郊乡村去放松身心,享受春光明媚,这也是我国春...
18
一、自发性探索阶段(1980—2000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一些地区的农业经营理念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具有乡村旅游特点的经营活动零星出现。1986年,四川省郫县...
19
二、乡村旅游成长发展期(2000—2009年)
进入21世纪,为破解“三农”问题,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宏观战略,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正从最...
20
三、乡村旅游高速发展期(2010—2017)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城乡一体化、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乡村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 2010年,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推动开...
21
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阶段(2018年至今)
在这一阶段,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大了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制度供给,从土地、农业、技术、人才、资金等多个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以助推乡村旅游的多样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 ...
22
第三节 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我国的乡村旅游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城市依托型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依托型乡村旅游、资源依托型乡村旅游。这三种类型无论是在资源基础、发展动力、目标市场、发展方向...
23
第四节 乡村旅游的主要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关系的交织,随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不断萌芽、生长,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潜在的利益格局,构建出了由不同的利益主体共同参...
24
一、农民自主型
(一)运营特征 该模式以农民自主经营发展为基础,对自身所有的资产进行自主经营和管理,承担经营风险,享有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经济收益。“农户+农户”型一般由已经具...
25
二、农庄型
(一)运营特征 “农户+农庄”型相较农户型具有一定规模。农庄型乡村旅游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传播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活休闲体验以...
26
三、政府主导型
(一)运营特征 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指的是政府为了强化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成立乡村旅游管理委员会,并下设旅游开发公司,通过下设的旅游开发公司负责...
27
四、企业主导型
(一)运营特征 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引进组织结构成熟的旅游公司运营,乡村旅游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公司所有,以公司的整体品牌形象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政...
28
五、村集体主导型
(一)运营特征 该模式通常是由村集体统一开发、运营和管理,最常见的方式是把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村民特殊技术、村民劳动力、村民自主投资转化为股本,合理分配给村民,引...
29
六、股份制模式
(一)运营特征 股份制模式也可以被认为是混合型模式,混合型即由农民、政府、企业、投资商等多方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运营管理模式,能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独特经营优势...
30
七、合作社模式
(一)运营特征 合作社模式主要是指“公司+村委会或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即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与村委会签订协议,由村委会将农民土地集中并转让给旅游开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