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探索阶段(1980—2000年)

一、自发性探索阶段(1980—2000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一些地区的农业经营理念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具有乡村旅游特点的经营活动零星出现。1986年,四川省郫县农科村的“徐家大院”借助秀美的花卉盆景和浓郁的乡风民俗,利用前屋后院接待游客,自发地办起家庭经营的餐厅,由此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家农家乐,开创了农家乐旅游的先河。

进入90年代后,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双休制度,同年,原国家旅游局推出主题为“中国民俗风情游”的旅游年,以“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家”为宣传口号,吸引大量游客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1998年中国旅游业的促销主题为“98华夏城乡游”,以“现代城乡,多彩生活”为宣传口号,以青山秀水、乡村风情、农村生活为脉络进行推介,吸引大批游客开始关注乡村旅游并涌入乡村。随后的1999年,春节以及“五一”“十一”假期调整为7天,该休假政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充足的休闲时间。同时,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理念愈发强烈,乡村旅游逐步发展壮大,随即在很多地区掀起了“农家乐”热潮。

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基本上是在农村现有房舍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发展起来的,以一家一户经营农家乐为主,经营规模较小,同时也表现出产品结构单一、档次较低等特征。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乡村旅游者以本地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为主,他们大多以周末出游的方式到周边乡村去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但彼时由于私家车尚未普及,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