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寺
和其他庙宇出现在我们面前相似,极乐寺的出现同样也是一种偶遇。由于大小庙宇在城里有很多,这样的偶遇就会随时发生。我们就这样偶遇了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凤麓街道西正街。我们出现在西正街,极乐寺出现在我们面前,但那时我们不曾认真想过是否要进入其中。但后来想了想,还是进去看一下。这无意间的一看,却收获了不一样的感觉。虽然在凤麓,有着众多庙宇的存在,但每个庙宇又是极其不一样的。据了解,极乐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与凤翔寺给人的遗憾不一样,极乐寺现存的建筑基本保存了原貌。极乐寺由前殿、正殿、左右厢房及耳房组成,为一进两院土木结构,整个建筑群有着浓烈的民国时期滇中地区的建筑风格。
极乐寺为明代万历年间澄江知府程子侃所建,高耸壮丽,寺内塑有佛像。同时为了纪念徐可久迁建凤麓新府城的丰功伟绩,寺内还构筑知府徐公生祠,祠中铸徐可久铁像。后人又在徐公像左边塑了知府程子侃像,右边塑了知府刘懋武像。后来极乐寺几度遭毁,铁像不知去处。光绪年间重修时,佛像被改塑成观音菩萨。到民国十四年(192年),极乐寺重建,重建后的极乐寺里,塑了观世音、韦驮、南海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像。民国年间,澄江的佛教活动基本都是在极乐寺里进行。我们在进入其中时,作家杨杨给我普及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而在这之前,我对这些方面的知识还真是有些匮乏。这样,于我个人而言,进入极乐寺,也不虚此行了。
▲极乐寺
对极乐寺有了更深了解之后,我们发现它除了具有作为庙宇的功用而外,在历史上还兼具其他功用。1927年澄江农民革命运动期间,中共地下党云南省临时委员会领导下的省农委曾在极乐寺内多次举行与爱国运动相关的会议。而在中山大学搬迁到澄江期间,师范学院就设在极乐寺。
我们进入的是极乐寺的现在,但同样会不自觉地回到极乐寺的过去之中,极乐寺也在这样的情形下变得不再仅仅具有庙宇的功能,即便现在它的功能就是作为庙宇本身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