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在来凤麓之前,我还没有真正看到像这样完整的一座城隍庙,里面所容纳的众多塑像,也让我对城隍庙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城隍庙坐北向南,位于文庙东北侧的劝学街上。几年前,本地僧人能安和尚集善款重修了城隍庙,而其中的门厅、东西两厢、中殿、后殿、观音殿,基本保持了以前的格局。
城隍庙东、西两厢各六间,除第一殿供奉东岳大帝和第十二殿供奉忘胎孟婆外,其他各殿分别供奉十殿阎君。中殿为城隍殿,塑城隍。城隍殿的格局也按以前官府的格局来布置:城隍居正中,两旁配塑鬼曹鬼吏,左右两边是鬼役。后殿是地藏殿,祀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佛界掌管地狱的大神,也是一位对众生充满极大悲悯之心的菩萨,他曾有一句名言:“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殿的西侧,为观音殿,塑观世音菩萨及普陀诸神。
据说,以前殿中有两套城隍,一套为泥塑,立一殿中,称“坐殿城隍”;另一套为木雕,为每年五月十一日本府城隍圣诞法会时抬到街市巡游之用,称“出殿城隍”。这也是极其有意思的一种现象了。在这之前,由于我的孤陋寡闻,确实还未听闻这样的事,而此次的凤麓之行,真可谓开了眼界。
除了这些庙宇之外,在凤麓还有着很多庙宇,而且很多庙就是存在于凤麓古城之内。一直让我们感叹的就是在这座城中会有那么多的庙宇。那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建造了那么多的庙宇。现在一些庙宇依然存在着,而一些庙宇只能供我们想象,但即便只是看依然存在着的庙宇,就已经足以让你惊叹了。不同的人,需要不一样的庙宇;不同的人,也需要同样的庙宇。而在凤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凤麓可以满足我们对于庙宇的一切想象。
▲城隍庙前殿
一些人依然住在庙宇旁,甚至就住在里面,就像劝学街中段的玉皇阁。当我们进入其中时,有人出现了,那并不是守玉皇阁的人,而是居住在玉皇阁一部分建筑之内的人。扁柏在那些簇拥杂乱的建筑之中茂盛地生长着,扁柏的空间一度被挤占,扁柏出现,另外一种植物也出现,就在扁柏的前面,在那个花台里开着一些绚丽的花。世俗的人与神灵同住,世俗的生活日常与神圣的信仰仪式同在,这让人很吃惊,但同时又觉得这样的现实里有着太多具有深意的东西。这样的同住,让人内心里对于一个神圣世界的尊崇不由增添几分,那也是随时发生着的对于内心修行的一种警醒。面对着神灵,当神灵就居住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内心的敬畏之心也会更加强烈。
那些庙宇建筑,以及建筑背后的信仰体系,已经成为当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是进入玉皇阁内部,再看到那两棵被房屋挤占着的扁柏和正在开着花的紫薇,我差点就不再继续往里走,那是给了在这之前,我不曾体验过的不真实感。进入其中,真正的玉皇阁的主体还在。当时手里拿着念珠的男子用既疑虑又安静的神色望着我们。那时,我们就有想从那里迅速逃离的感觉,但再次确定了一下之后,才发现他的眼里只有安静的神色,他甚至还向我们点了点头。即便我们还不知道那些人住在那些庙宇之内,但我们在感叹信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同时,也看到了生活日常对于那些庙宇建筑的破坏,很多人也意识到了,正从那些庙宇中搬离。人们从庙宇建筑中搬离,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庙宇建筑。
▲玉皇阁
玉皇阁是凤麓镇众多古建筑的一小部分,它无法真正代表所有的古建筑,但它至少可以代表古建筑的一部分,就像是凤麓的其他庙宇一样。起初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它们是凤麓古老建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更多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它们是作为当地人们信仰体系的一个丰富的存在与见证。当我们从那些庙宇中抽身,才意识到了它们还是凤麓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