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从伏牛堂看餐饮人如何玩转微信营销

湖南米粉为湖南人的最爱,在过去的100年间一直存在散、小、乱和走不出湖南的问题。伏牛堂一改过去的问题,在北京仅用2年时间,就从一个4人团队发展到拥有10家门店,年营业收入近亿元的企业。这些都是如何做到的?

1.用微信精准定位人群

在伏牛堂开业前期,张天一找了大约50个朋友,要他们通过微博搜索“湖南+北京”这样的关键词关注40~50个这样的用户,目的是找寻在北京的湖南人。然后再找他们线下见面,内测米粉。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共建了7个以湖南人为核心的微信群,积攒了近2000个高质量顾客。有了这批初始顾客,于是也便有了30多平方米的小店,用4天卖出14 362碗米粉的壮举。

2.微信群要有自己的符号

微信营销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激发共鸣的情感符号,建立的微信群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在建立微信群时,要树立一个能够吸引你想吸引的目标用户的价值符号,而且这种价值观还得代表一种正能量。伏牛堂设计了一个以湖南人乡土情结为核心的“霸蛮”符号,试图将“霸蛮”打造成年轻人信仰的一种“图腾”,让年轻人内心充满不服输、做自己的信念,成为最有力量感、最“霸蛮”的生物。

3.要懂得分析顾客结构

当微信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要对顾客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伏牛堂的主体顾客是湖南人,女孩占到70%以上,85后也占到70%,还有大部分是学习者、白领社群。张天一据此将社群成员分成若干兴趣小组,对接了1000个志愿者,让他们每周开展线下活动。

此外,伏牛堂开展了直播、软文、微信发布会、校园“牛肉粉创业”等促销活动,2014年张天一写了《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卖米粉》的软文,扔到2000人的微信群里,半小时微信朋友圈转发量达到了1350个,这意味半个小时就已经有几十万的传播。这2000个初始顾客不仅为张天一带来了客流,还为其品牌传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截止到2016年,伏牛堂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了近30万字的300多篇内容,累计阅读量近千万,而张天一本人也写了100多期文章,正是这种创新与坚持,成功将伏牛堂打造成了一个自媒体属性平台。

伏牛堂通过聚焦微信,强化粉丝群体的维护与经营为业务导流,为业绩“刷单”,从而使得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在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凭借微信的力量,在餐饮界刮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龙卷风,它不仅解决了学习者创业难的问题,也帮助中小企业营销走出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