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丁大败十字军
由于受到改信伊斯兰教的塞尔柱突厥人的威胁,拜占庭皇帝亚历山大一世(1048—1118)向西方求教。在克莱蒙会议上,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基督教徒收复圣地,并答应出征者可为所欲为而完全免罪。出征人数远远超过所预料的数目,既有平民,也有骑士,多为法国人,他们佩戴十字,故称“十字军”。
在中世纪的伟大人物中,埃及阿尤布朝的萨拉丁要算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一位勇敢干练的战略家,他的名字使十字军闻而生畏。公元1187年,萨拉丁的军队在提庇利亚湖附近打了一个漂亮仗,消灭了耶路撒冷王国的主力,收复了沿海许多城市和耶路撒冷。世界名著《神曲》的作者但丁,也曾歌颂过他。这一战役一开始,萨拉丁首先围攻提比莱斯,提比莱斯是耶路撒冷摄政王波里伯爵雷蒙德的领地的要塞,当时雷蒙德正在国王盖氏的十字军中,要塞由他的妻子艾希发公主驻守。由于萨拉丁的攻击,艾希发向她的丈夫求救。于是在阿克里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一些骑士领袖力劝盖氏发兵解提比莱斯之围,但雷蒙德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十字军在兵力上不如对方多,气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加之水源极缺,如出兵提比莱斯,必将坠入萨拉丁的陷阱。
盖氏不听雷蒙德的劝告,命令部队立即行动。十字军到达提比莱斯西南面的希弗里亚宿营之后,雷蒙德继续苦劝国王。他坚定地说:“陛下,我求你放弃援救提比莱斯的念头。尽管我自己的妻儿都死在那里,而不愿我们丧失这个王国。”盖氏被说服,决定不再前进。
时至午夜,有一个名叫吉拉德的人秘密进入国王的帐幕,对国王说:“陛下,你不要相信伯爵的话,因为他是一个奸贼,他希望你丧失荣誉。”于是,盖氏又改变了主意,命令军队离开希弗里亚,继续向前进入杰贝尔屠南山区。
萨拉丁得知敌人正在前进的消息,高兴得欣喜若狂,发出“真是天从人愿”的由衷感慨。他立即派遣一支轻快的兵力去把敌人拴在沙漠之中,然后派一支部队向十字军前卫部队进攻。其余兵力则绕道向敌人的主力挺进。精疲力竭的十字军在焦干的丘陵长途跋涉,灰尘使他们感到窒息,天气又热得要命,将士们带的饮水都喝光了,情况变得异常严重,雷蒙德从前卫疾驰回到盖氏身边,催他们迅速赶路,并告诫他如不赶快到达约旦河,否则将全军覆灭。正当盖氏派人催促后卫部队快走时,有消息说前卫部队已被萨拉丁的弓箭手所阻,部队停泊在马里斯卡西亚村落废墟附近。十字军个个口渴如烧,并不时受到攻击,箭雨不断向他们飞来,整夜之中,他们无法入睡,黑暗里到处可以听到“上帝最伟大”的呼声。
萨拉丁的部队士气非常高昂,他们在草丛上放火,借助风向来去熏十字军残兵。等到第二天上午,萨拉丁仍不接战。他用七十匹骆驼满载着箭支,来补充骑弓手,使射击的攻击继续不断。此时,雷蒙德率领他的前卫部队继续前进,跟国王的主力几乎完全脱了钩。国王将他的步兵撤到中央,让骑士向对方的徒手冲锋。这样反而使队形混乱。在恐怖之中,十字军乱了阵脚,开始往山坡上爬。盖氏命令他们下来,也没有人听,只是嚷着要水喝。最后,盖氏率领一群士兵占领一块地盘,在中央树起“真的十字架”来,士兵们这才跑下山来,和部队一起向外突围挣扎。正在这时,雷蒙德和他的前卫部队也被萨拉丁赶了回来,十字军全部被包围。
在十字军阵营中,成千的士兵都举起兵器,向十字架祈祷,妄图祈求奇迹的出现。盖氏请求雷蒙德救他脱险,可雷蒙德却集中还骑在马上的骑士,杀开一条血路逃走了。剩下的十字军官兵在萨拉丁的密箭和利剑胁迫下,举手投降,盖氏也乖乖地举起了双手。
7月5日,提比莱斯要塞投降。萨拉丁旋即挥军直取耶路撒冷,一路上敌人望风而逃,所有的要塞都成了无人防守的石堆,萨拉丁大败十字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