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战争文学
十七世纪是欧洲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欧洲最先进的国家。德国经过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西班牙自从无敌舰队被英国歼灭之后,也丧失了海上霸权的地位,国内封建势力猖獗,工商业一蹶不振,王权日趋反动,不再是欧洲的强国。意大利政治上四分五裂、加上宗教势力猖獗,外族侵略,战争频繁,使这个富庶的国家陷入了破败不堪的局面。这一复杂的历史情况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战争文学也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是十七世纪法国君主专政政体的产物。法国结束了三十年的胡格诺战争,经过亨利四世、路易十三、十四几个朝代,逐步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为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歌颂贤明的君主,反映各次战争的真实场景,宣扬公民的义务,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具有带明显政治倾向性等特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为第一阶段,这是古典主义兴起时期。代表作家高乃依,他的代表作《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作品。悲剧题材广泛,描写战争的场面十分激烈,矛盾冲突尖锐,这些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荣誉与爱情、义务与私利上。剧本提出放弃个人利益,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道德标准,表现了高乃依对悲剧英雄崇敬的心理。六、七十年代是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古典主义兴盛发展的时期。代表作家拉辛,他的代表作《昂朵马格》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剧中赞扬了昂朵玛格在战火纷飞的战场和昏庸腐化的官场临危不惧、英勇反抗和战斗、忠于祖国的高尚情操。
在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产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诗人弥尔顿,十六岁入剑桥大学,二十四岁得硕士学位,在1639年的国内战争中,他积极参加反对国王和教会的斗争,发表过许多政论文和反映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他在《失乐园》中写道:“战场虽失败,怕什么?这不可征服的意志,报复的决心,切齿的仇恨和一种永不屈膝的志气——却都未丧失;而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怕丧失?”他的诗歌充满战斗激情,悲剧背景雄伟壮观,表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激烈性和不妥协性,在十七世纪英国文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
十七世纪战争文学对第一、二次西里西亚战争、西葡战争、迈索尔战争、克里特起义等战事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