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人民力量的辉煌诗篇——简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歌颂人民力量的辉煌诗篇——简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写于1863—1869年间,全书分成十七个章节,一百三十九万余字,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史诗性长篇小说,是俄罗斯民族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它对俄国文学与世界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欧洲作家称它“是一部空前的最伟大的小说”。作品突出一个中心——歌颂人民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在表现人民的力量时,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他有意识地把俄国历史上的两个时代共同存在的问题衔接起来。具体地说,就是把俄国革命运动的第一个时期——贵族革命时期,和俄国革命运动的第二个时期——革命民主主义时期衔接起来,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艺术创造,放到十九世纪头二十年中去展示、探讨和解答。作家着眼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历史作用,安排了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由沙皇俄国政府和法国拿破仑政府之间和矛盾组成的。这条线索发展的高峰是波罗狄诺战役俄国军队和人民群众在这里击溃了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取行了决定性胜利。另一条则是由沙皇专制政府为一方,和俄国上层社会进步力量以及人民群众为另一方之间的矛盾构成的线索,它主要表现代表俄国社会进步要求和人民愿望的彼尔·别竺豪夫、安德烈·包尔康斯基等人以及广大群众,后来发展为有组织的秘密革命团体、未来的十二月党人和沙皇专制制度之间的斗争。托尔斯泰就是通过这两条线索的两种矛盾展现了他赞颂人民力量这个主题。

小说描写了1805—1807年和1812年两次战争,肯定了1812年人民保卫祖国、反对拿破仑战争的正义性,在这场战争中,从爱国军事家、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到普通士兵,从敌后游击队到全体居民,无不为保卫祖国而战。在法军侵入莫斯科以前,全体居民扔掉自己财产,从莫斯科一涌而出,用这个行动表明他们深厚的民族感情。当法军侵入俄国领土之后,全民投入战斗,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终于打败了威震全欧的法军,建立了丰功伟绩。

托尔斯赞颂人民的力量,也就自然地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最敏感的农民问题给予了回答。他表明:人民群众中间蕴藏着翻天覆地的力量。小说把拿破仑和库图佐夫两个影响欧洲一代历史的中心人物形象作了鲜明对比。一贯以常胜将军自居的拿破仑,狂妄自大,想以自己的声望和实力征服俄国人民,结果失败。库图佐夫朴素平凡,尊重士兵、热爱人民,经常在漫漫的长夜中考虑作战计划,在胜利的保罗既诺战役中打败了为世界公认的天才统帅拿破仑,显示了他的将帅才能。小说主题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贵族优秀青年安德烈、彼尔、尼考拉探索贵族阶级的命运,寻找俄国出路来表现的。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是他们对现存制度都抱批判否定态度,并且随着他们思想性格的发展,这种批判、揭露就愈加尖锐和深刻;二是他们都不看重自己的贵族地位,不安于自己豪华富有的生活,认真探索人生的目的意义,把解决人民的疾苦、祖国的前途作为自己探索的最终目的,这是他们最可贵的地方。

小说塑造了559个人物形象,个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作家突出了库图佐夫的坚强和智慧,他不但懂得战争的规律,而且深知专制政体的腐败无能。作为一个军事统帅,他既要忍受沙皇及其宠臣们各式各样的愚蠢策划和指令,又必须尽可能地更动这些错误指令,或者至少把它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托尔斯泰把这个俄国历史名将和沙皇及其宠臣们的矛盾,将他的得意和失意时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作家在老保尔康斯基身上着重刻画了老一代军事将领的忠贞和气节,对罗斯托夫伯爵则更多地显示了他作为庄园贵族代表的淳朴和善良的一面,而库拉根家族是作为腐化堕落的京城贵族代表来刻画和加以鞭挞的。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从总体上看,都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推进中展示其性格特点的,并用对比的手法使正反面人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库图佐夫伟大,拿破仑渺小;庄园贵族忠实,宫廷贵族伪善;普通官兵英勇,贵族官兵卑怯……通过人物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的刻画,进一步突出歌颂人民力量这个主题。

小说把大规模的战争和多方面的和平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史诗、历史小说和编年史等多种特点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创立了一种新的体裁。作品题材重大,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形象鲜明,同时具有很浓的民族风格,气势磅礴地展现了十九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哲学、道德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作了成功的探索。托尔斯泰以他宏伟的巨著,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尽力写人民的历史”。作品中颂扬人民力量的主题,既包括对俄罗斯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讴歌,也包括对上层贵族青年走向人民、走向革命的肯定,还包括对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农奴制度精神的赞扬。这一切都揭示一个真理。那就是无论“前线”与“后方”,“战争”与“和平”,推动历史前进,决定历史命运的是人民群众,这不仅是《战争与和平》反映的历史真实,也是托尔斯泰世界观中最有力量的方面。

小说的不足之处:虽然描写了爱国农民保卫自己乡土的英雄主义,但没有展开反对农奴制度的主题;虽然揭露批判了宫廷贵族,但没有否定庄园贵族;他批判贵族,反对侵略战争,宣传爱国的民族精神,同时又主张“勿以暴力抗恶”,逆来顺受,听天由命,以此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小说中宗法制农民卡拉塔耶夫就是这种理想的化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在大学期间受过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参加过抵抗外来侵略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曾两游西欧,结果对资本主义失望而归。托尔斯泰是复杂的,仍然是伟大的,《战争与和平》无愧是歌颂人民力量的辉煌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