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战争文学

十八世纪战争文学

十八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较前有了更大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长期反封建斗争,在这一时期进入第三高潮。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不仅结束了法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由于具体历史条件不同,这一时期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也不同。英国早在十七世纪中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同新贵族结成联盟,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到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出现了使用机器的大工业生产,推动了经济的飞跃发展。随着资产阶级疯狂地掠夺压迫国内外人民,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也暴露出来。欧洲各国落后于英国,法国是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地位仅次于英国。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反封建彻底性。德国仍旧比较落后,封建诸侯割据严重,专制统治野蛮腐败。德国资产阶级虽有反封建要求,但力量软弱,在经济上依附封建势力,在政治上同封建势力妥协。意大利这时遭到外族压迫,国内政治分裂,教会势力狂獗,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俄国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社会虽有进步,但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十八世纪各国尽管情况有所不同,但总的共同的历史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封建制度更加腐朽,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壮大,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同封建反动统治势力的矛盾是主要社会矛盾。这就是十八世纪战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是适应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要求而掀起的一场思想革命运动。参加这次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代表人物,把宣传进步思想,启发教育群众,作为自己的斗争任务,故有启蒙运动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