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抵抗运动勋章”的社会活动家——法国诗人保尔·艾吕雅

荣获“抵抗运动勋章”的社会活动家——法国诗人保尔·艾吕雅

法国进步诗人和社会活动家保尔·艾吕雅,1895年出生在巴黎北郊的工业城镇圣·德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刚满二十岁的艾吕雅应征服役,先当卫生兵,后来转为步兵。1917年问世的第一部诗集《义务不安》,就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吟成的。这一年,艾吕雅在战场上遭到毒气的袭击,受重伤回后方治疗。次年,他带伤创作的第二部诗集《和平颂》,反映了个人侥幸生还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爱情、幸福的希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艾吕雅再次入伍。法军溃退时,他回到已被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巴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抵抗运动”,并在形势最危急的1942年春天,毅然加入了共产党。他在做好地下工作的同时,自觉以诗歌为武器进行战斗,热心从事反法西斯的宣传活动。他在二战期间的诗作主要有诗集《诗与真理》(1942年)和《同德国人会面》(1942—1945)。《诗与真理》这部诗集曾在流亡伦敦的“自由法国”广播电台播放,并曾由英国空军空投在被占的法国领土上。在《曙光驱去妖魔》、《最后一夜》、《这群杀人犯》等诗中,他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和本质。在《兄弟们,我们要勇敢》、《布告》等诗中,他歌颂爱国志士前仆后继的英雄行为,指出人民的力量必定战胜黑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法国沦陷后不久写成的《自由》在战时的法国广为流传,鼓舞着千百万人为自由解放而战。曾荣获祖国人民颁发的“抵抗运动勋章”。艾吕雅以包括诗歌宣传在内的实际行动,对祖国的解放事业出了突出贡献。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他1952年去世,他的主要诗集有《政治诗集》、《和平的面目》、《畅言集》等。他作为法国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统治,争取民主自由斗争的一名忠诚战士,号召人们在“和平”时期继承英雄们的业绩:“把一切充满生命的东西献到他墓前,不仅是鲜花,还有你热烈的希望,还有靠这希望光芒活着一切——你的双手,你的身体和你的思想”。在战后争取世界和平的活动中,艾吕雅奔波到哪里,哪里就回响起他铿锵的诗句:“和平鸽子做窝的地方我全知道,最自然的地方要算人们的头脑”。(《和平的面目》),“我们就是为了反对死亡而生活,我们就是为了反对战争而斗争。”(《一本该算的账》)。三十年代后期,艾吕雅的诗风逐渐变得平易、明晰,有着热情乐观的基调和浓厚的渴望和平生活的抒情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