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军国主义战争摇旗呐喊——意大利作家加百列·邓南遮

为军国主义战争摇旗呐喊——意大利作家加百列·邓南遮

意大利著名作家加百列·邓南遮,1863年生于意大利中部阿布鲁齐地区佩斯卡拉乡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邓南遮撰写诗文,发表演说,狂热地为帝国主义战争辩护,并志愿入伍,到前线作战,他勇敢顽强,积极投身战争。1916年,他在担任空军飞行员期间,因飞机失事一只眼睛受伤失明,被迫退出前线。在卧床治疗期间,他们渴望重返前线,并撰写了长篇诗作《夜曲》(1921年),作品以一个伤员日记的形式,通过模糊的、梦幻般的回忆,赞美死神,极力讴歌战争。

邓南遮自幼爱好文学。十六岁便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881年进入罗马大学文学系学习。他对大学的课程兴味索然,常混迹于上层社会的交际所,干些风流勾当。他享乐至上的人生观和放荡不羁的生活,在他的“玫瑰小说”三部曲《欢乐》、《无辜者》、《死的胜利》里得到充分的反映。“玫瑰小说”虽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但作家美化极端个人主义者,宣扬享乐,赞美死亡,在更大程度上是当时进入军国主义阶段前夕的资产阶级腐朽、颓废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意大利完成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垄断资产阶级对内镇压革命运动,实行高压政策,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推行扩张政策。邓南遮也完成了由资产阶级唯美主义文人向军国主义吹鼓手的转变。

邓南遮文字艳丽的小说、戏剧曾在意大利风靡一时。他和一些反动作家创办刊物,与进步文化为敌,宣扬民族沙文主义和扩张主义。在他作品中,追逐自我欲望的满足,空虚、颓废的主人公,逐渐让位于能够肩负“伟大使命”的强有力的个性——“超人”,他鼓吹“超人”没有死亡的权利,他们赋有统治人民的伟大使命。他对古罗马的英武战功的歌颂,渐次取代对个人主义的赞赏。在1893年发表的诗集《海歌》中,极力赞扬古代威尼斯海军对亚德亚里海的征服,呼吁光复意大利过去的光荣。他的剧本《战舰》(1908)描写意大利人历史上的军事成就,为意大利帝国主义向海外军事扩张摇旗呐喊。1926年,墨索里尼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邓南遮积极拥护法西斯主义,同墨索里尼建立了私交,为法西斯侵略战争制造舆论、歌功颂德,妄图重温罗马大帝国的旧梦。邓南遮称得上是为军国主义战争摇旗呐喊的吹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