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过程之谜

反射过程之谜

19世纪30年代,英国生理学家霍尔研究了另一类型行为,看来具有随意性,但证明在实际上是十分不随意的。当手偶然碰到很烫的物体,手就立即挪开。假如热的感觉必须传到脑,用脑加以考虑和解释,再发出合适的信息到手,那么你的手就会因为得到指令之前的等待时间而被烤焦了。实际上是不会思想的脊髓自动地以快得多的方式处理这整个事件过程。这就是霍尔“反射”过程。

反射的本质是2种以上神经形成“反射弧”协调地工作以实现反射。最简单而可能的反射弧是由2个神经元构成的,一个感觉神经元(把感觉带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中枢”,通常这种中枢是在脊髓的某点)和一个运动神经元(从中枢神经系统传输引起运动的指令)。这两个神经元可以被一个或更多的“中间神经元”连络起来。英国神经学家谢灵顿对这种反射弧及其在体内的功能作了特殊的研究,结果在1932年获得医学与生理学诺贝尔奖。“突触”这一词是谢灵顿在1897年首创用的。

反射是对一种特殊的刺激引起一种快速而确定的反应。因此就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用作检查神经系统总的整合机能。典型的例子是“髌反射”(通常所说的“膝跳反射”)。当两腿交叉,突然敲击上面那条腿的膝部将引起快速的踢的动作——这一医学中的典型的和重要的事实是1875年德国神经学家韦斯特法尔首先发现的。髌反射本身并不重要,但有无此反射则可以说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反射弧的中枢所在处有没有严重的病变。

有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某一部位的刺激会引起异常反射的出现。假如,搔足底部的正常反射是引起五趾聚紧共同向下屈曲。神经系统内存在有某些损害,则对同样刺激会出现大拇趾向上、其他四趾叉开向下屈曲的反应。这就是“巴宾斯基反射”(这是由于1896年法国神经学家巴宾斯基对此反射加以描述因而得名)。

对人类而言,反射显然处于比主观意志次要的地位。当通常反射作用使呼吸变慢的时候,你可以提高呼吸节律,等等。较低种类的动物则远为严格地被它们的反射活动所控制,而且这种反射活动达到了几乎和人相同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