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脑波改造大脑思维

利用脑波改造大脑思维

人脑是一部奇特的机器,它只有540克重。然而,它耗用整个身体1/5的氧气和血液。

对思想、心情、做梦和记忆的调查研究发现,忧郁的人脑最可能得神经系统疾病,胖人的人脑最容易催眠,瘦人的人脑最可能获取博士学位。

美国哈佛大学调查发现,儿童开始讲话的年龄与后来性格的形成之间有一定关系。

这个调查发现,讲话早的比讲话晚的智力发达,多为男性,而且很可能成为“拘谨而忧郁的”成年人。而中国人则认为:讲话晚的比讲话早的智力发达,例如老舍等,恰好与这个调查相反。

35岁以后,人们每天从脑子里失去1000个神经细胞,但人们的智力商数保持不变。

同一个调查发现,第一胎儿童比有哥哥或姐姐的儿童聪明。另一个调查发现,最先进入太空的23名美国宇航员中,有21名是第一胎男孩,而且他们出生于小型家庭。

大脑是由140万个脑细胞组成的。这上百亿个脑细胞又相互组合成亿万个复杂的神经网络。人在思维时,大脑中复杂的生物电流也会感生出电磁通——通常称之为脑波。

揭示脑波的奥秘,是人们多少年的愿望。近些年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脑波的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据报道,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已能把部分脑电波译成词。目前已可鉴别出27个词或音节的脑波图形。这些成就使得许多科学家感到振奋。也有人担心这些科研成果被人用来探测私人隐秘、破译国家机密、从事间谍和恐怖活动。

有人提出,既然人脑思维时可以辐射出电波,那么,是否可以从而开发大脑,用一定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来影响来改变其思维。更进一步设想,是否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把知识输入人脑。这种设想如能实现,那将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