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记忆力

怎样提高记忆力

记忆是人们对经验的事物能记得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认得它(再识)。记忆能力就是指记住经验过的事物的能力即再现或再识经验过的事物的能力。

经验过的事物包括观察到的事物、读过的书、得到过的信息和知识、从事过的活动、思考过的问题、个人曾有过的心理和情绪等。

再现就是把以前经验过的事物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通过回忆再呈现于脑海里。

再识就是以前经验过的事物,如果又一次出现于眼前,能认得它。

记忆能力对创新活动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任何创新活动如果排除记忆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必须以所记得的、经验过的事物为基础。进一步讲,正是由于有记忆能力,才能保持过去观察和认识的成果,并使当前的观察和认识在以前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地进行。也正是由于记忆才能使人们不断地积累经验和知识,为创造新东西准备更充分的营建材料。

记忆力的好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记忆的快速性:即记忆的速度,也就是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记忆尽可能多的东西。

2.记忆的稳定性:即保持记住的东西的时间的长短。

3.记忆的准确性:即能够把记住的东西准确无误的再现或再识。

4.记忆的储存性:即能把记忆中所保存的东西在需要时很快地回忆起来。

根据现代对人脑的研究,人脑具有极其巨大的记忆储量,甚至可以容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信息量(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近两千万册),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仅仅利用了自己大脑信息储存能力的一小部分。你可以想像人的记忆能力有多么大的潜力,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大脑的记忆潜力,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因人不同有很大差别,有些人终日无所用心,事过境迁,什么也记不住,而有些人就像“百科活字典”,事事都知道。有些人记忆力达到非常惊人的地步,如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能够背诵一百二十回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桥梁专家茅以升能够背诵圆周率π到小数点后一百位。

记忆能力与人的资质有重要关系,即与人的大脑构造有重要的关系,但这对于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的影响并不起决定作用,记忆能力的差异主要与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记忆的目的和任务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为了提高培养和记忆能力,进一步了解记忆这种心理活动的类型、过程、特征和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记忆按其保持的时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瞬时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单一个瞬时记忆的典型例子,我们为了给偶然联系的对象打电话,从电话簿上查找到电话号码,随即记住去拨号,打完电话后,那个号码一般再也想不起来了。我们平时所说的记忆主要是指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长期记忆一般维持的时间较长,有不少孩提时期记住的事情,到老时还历历在目,这属于长期记忆。实际上,永远能记住的东西都属长期记忆。

不管哪种记忆,都包括记忆、保持、再现或再识三个方面。记忆的过程也基本按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这三个步骤。识记相当于记忆的开始,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储存和维持,而记忆能力主要以再现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记忆的三个方面对记忆心理活动来说都相当重要,如果对事物只是感觉而不识记,或无识别能力,就不可能将经验过的事物记住;能识记而不能保持、再现或再认,也不能称之为记忆。所以,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既说明了记忆的三个方面和基本过程,也基本上反映了记忆的特征和意义。而这三个方面又各具有其一定的特性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