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可以阻碍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使大脑缺少所需营养,从而造成人的智力的下降。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有以下几种。
①偏食 有不少学生只喜欢吃自己爱吃食物,而不吃或者很少吃其他食物,这就是偏食。偏食可造成营养成分的不完全,每种食物的营养物质含量是不同的,并不一定全面,如蔬菜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就少;而肉禽类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很多,而某些维生素含量却较少。但人体大脑的新陈代谢需要全面的营养才能完成,缺一不可,所以只有全面地食用各种肉禽鱼蛋、蔬菜水果、米豆面等,才能使各种营养成分都吸收。如只吃几种食物,则可能造成某些成分长期缺乏,从而影响人的智力。
②饱食 有的儿童看见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大吃大喝;另有一些儿童对食物有特殊的爱好,有贪食习惯。过多地饱食会造成各种营养成分摄入过多,超过了人体的需要就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人体内,造成肥胖症、血管硬化症。现代研究发现肥胖与血管硬化会导致智力下降。
③节食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青春发育期后期的中学生与大学生中,尤其是女学生比较多见。她们为了保持身材的苗条,采用减食或严格控制饮食的方法使自己消瘦,严重的甚至产生精神性厌食症。过量的节食会造成体内各种营养成分的缺乏,尤其是蛋白质和脂肪、糖类供应减少,从而导致智力明显下降,出现精神淡薄、反应迟钝、失眠烦躁等大脑功能失调症状。
④零食 乱吃零食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女生尤其常见。如果一天三餐主食有时食入不够,吃点零食补充是有益的,能保持大脑的营养。但是,乱吃零食超过主食量,或一天到晚吃个不停,都可造成人体的胃肠功能紊乱,损害消化系统。另外,由于消化时大量的血液流入消化系统,使大脑出现少血少氧状态,长久下去会使大脑功能失调,使学生的智力下降,学习成绩也不断变差。所以,我们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零食。
⑤不合理的三餐配食 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良饮食问题是三餐饮食分配不合理。如学生每天早上只吃点简单的食物匆匆去上学;中午却随便吃点方便食品;而晚上由于父母均有时间做饭菜,故吃得又多、又好。这种配餐是很不合理的。众所周知,上午是学生用脑最多的时间,但却吃得最少最差,而晚上消耗最少,却又吃得最多、最好,这种失调的配餐可明显的影响大脑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所以,必须纠正这种现象。从学生的情况看,应该早餐质量好点,并在第二节课后增加课间餐,中午吃得饱点,而晚上吃得少点,这样调配用餐才是合理的。
除了上述不良饮食习惯外,有些学生还有各自不同的不良习惯。有些人在吃饭时喜欢看书看电视。或吃饭时又说又笑,或边走路边吃饭,这些都会分散精力和体力,使消化系统不能全力工作,从而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些人吃饭很快,狼吞虎咽不能细嚼慢咽,或喜欢用开水或茶水泡饭吃,这些习惯也是不可取的。总之,对于这些不良习惯,我们必须加以纠正,以保持大脑能健康地成长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