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人才成长的醒悟点

抓住人才成长的醒悟点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往往有个醒悟点。也有人称为“顿悟点”,就是突然明白、豁然开朗起来。比如,温斯顿·邱吉尔曾十分讨厌学习。他在初期的军事实践活动中意识到自己无知,决心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政治家。中国唐代诗人陈子昂,十七岁还贪玩不学,后来进入“乡学”,才猛然醒悟,苦下功夫,后来成为文坛领袖,李白的事迹大家更熟悉,铁棒成针可说是家喻户晓。人才成长的醒悟点早晚不一。梅兰芳8岁学戏,挨了一顿骂后才醒悟发奋苦练的。李时珍则35岁时才醒悟自学,博览群书800种,62岁写出《本草纲目》。据人才成长的资料统计,85%的人是在30岁以前醒悟的。

醒悟往往需要客观条件的启迪,如家庭环境的教育、学校生活的培养、榜样作用的影响等。主观条件主要取于一个人知识、智力发展的程度。因此,开发大脑应当一方面从社会上、学校里和家庭中加强青少年的教育,促使潜在的人才早日醒悟;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一个人一时未醒悟而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甚至歧视、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