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小结

1.4 小结

近年来,翻译学发展方兴未艾。在翻译学理论建设方面,发表、出版了大量的翻译论文和专著;在翻译学学科建设方面,构筑了从本科到专业硕士再到博士三个层面的完整的翻译专业培养体系。翻译界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势。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大量涌入中国,学派之纷繁、角度之独特是中国译界前所未有的,着实令译界感到耳目一新,但冷眼观之,西方个别译论里的“叛逆”、“反叛”、“颠覆”等论调让耳闻目染“信、达、雅”、“意美、音美、形美”和“忠实、通顺”等传统理论的中国学者或迷之,或恋之,或厌之,或乱之。中国翻译研究向何处去?这便是创立翻译写作学的背景。

在外向型综合翻译理论大量铺开、内向型本体翻译理论有边缘化之虞的背景下,翻译写作学应势而生,立足于内向型本体翻译研究,关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翻译写作过程中译者的目标语写作能力与质量问题,并据此对各种翻译研究观点和译文加以评判。翻译写作学基于翻译和写作的同一性提出了“感知—运思—表述—检视”的翻译写作过程。其宗旨是指导译者的翻译写作实践,增强译者的译写能力,提高译者的翻译写作水平。其研究目的之一就在于阐明翻译写作规律,指导翻译写作实践,去掉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在翻译教学方面,翻译写作学主张从目标语写作训练、翻译中译文写作训练及译文修改(检视)三个方面开展翻译写作课的教学工作,而且还提及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细节。

翻译教学问题、翻译人才的培养问题是翻译学的重中之重,然而,翻译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其弊端严重影响翻译人才的培养。借鉴翻译写作学理论,可以善加运用于翻译教学实践中,用于消除传统翻译教学的弊端。翻译写作学诚然在翻译教学领域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设想,但是作为新生理论,在许多方面还亟待发展完善。第一,翻译写作学缺乏与其理论相配套的、可以和传统翻译课堂相区分的翻译写作课堂教学模式。第二,翻译写作学强调翻译写作过程和翻译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提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写作,但是对于如何在课堂实施这些理念,如何将这些观念在学生的翻译训练中得到强化,翻译写作学却缺乏相关的研究。第三,对于部分翻译过程的实施方法缺乏更深入的研究,例如检视方式等。第四,翻译写作学提及了某些课程对提升翻译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但缺乏对翻译写作课程设置方面的系统探讨。第五,对如何运用电脑软件来统计归类学生的作业错误并进行相应评析缺乏相关数据研究。

针对这些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笔者通过对翻译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了符合翻译写作学核心思想“翻译即写作”的翻译写作课堂教学模式,用于促进学生的阅读及译写能力的提高。该模式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烂熟于心,达到一种貌似忘记原文,实则是更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境界;以翻译的过程为导向,使合理的翻译步骤在翻译课堂中得到强化;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阅读、写作、检视的主要行为人,使他们各方面的翻译能力都能够充分得到提升;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强调。这种“阅读、写作和翻译三位一体”的翻译写作授课模式以翻译写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线、以“翻译即写作”为指导思想、以“信、达、雅”和发挥目标语优势为考查标准,贯彻了翻译写作学的思想,突出了翻译写作学的特色,将翻译写作的理念投入到了具体实施过程中,使之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区别开来,并克服传统翻译课的弊端。

此外,针对翻译写作学缺乏具体检视方式的弊端,笔者探讨了如何在课堂上具体实施检视这一环节,指出英汉对比理论等对教师进行翻译写作课堂检视阶段的积极作用,强调英汉对比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笔者借助语料库知识,自制了学生作业的小型语料库,在检视阶段的教学中发挥了极好的效果。除了检视学生的译作外,对翻译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感知—运思—表述”过程的检视也十分重要。通过对翻译写作过程的检视,可以发现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词典使用方面的问题及其对译文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另外,笔者通过Web Ex软件的使用,动态检视学生的翻译过程,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翻译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译文最终质量的改善。对检视方式的探讨使翻译写作学的检视更加具体、可靠、有效。而语料库的使用,解决通过电脑软件对学生翻译作业的错误进行统计、归类的问题。

另外,针对翻译写作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对阅读、写作、翻译课的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阅读、写作、翻译本身便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如果割裂开来,将很难达到互为目的、相互促进的效果。笔者取样分析了福建省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莆田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指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还依据翻译写作学的思想对翻译方向的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并将其与闽南师范大学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本研究以问卷形式对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及莆田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翻译及词典使用习惯进行调查,在相关章节中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学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他们翻译写作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进一步拓展了翻译写作学的研究领域。首先,本研究创立了和翻译写作学思想相一致的“阅读、写作、翻译三位一体”的翻译写作学课堂模式,使翻译写作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利用语料库和英汉对比理论的研究成果,使课堂的检视方式更加具体。丰富的数据弥补了翻译写作学在语料库使用方面的不足。再次,利用软件Webex软件,对学生翻译过程进行监控,使检视不局限于结果,更加重视过程。最后,通过翻译过程中反映的问题,笔者对翻译写作的相关课程设置进行了反思,并依据翻译写作学的思想重新对翻译方向的课程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