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式理论教育法

五、“对比”式理论教育法

“对比”式理论教育法主要体现在“忆苦思甜”“今昔对比”“正反对比”“敌我对比”等教育活动中。“对比”式理论教育法,就是将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互相对比或者比较,辨别是非、区分优劣,从而检验自己原有认识的正确与错误,通过比较和分析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对比通常分为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两种形式。纵向对比是从时间上来讲,通过回想过去,对比现在,从中得出有益结论以提高人们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的教育方法。纵向对比的“对比”式教育法经常用于新旧社会的对比,如20世纪50、60年代的“忆苦思甜”,回忆对比在当时上曾经发挥过很大作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回忆在旧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的痛苦经历,对比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的美好生活,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对新社会的深厚感情,提高了人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觉悟。再如用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对比,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后情况的回忆对比等。横向对比教育是从空间上,把有一定必然联系的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从中得出正确认识。这种方法存于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事物之间;一般通过横向比较发现不足和差距,然后提高觉悟和认识能力。如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军队教育中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方面是针对人民军队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另一方面也是与国民党军队中军纪涣散的对比。在改革开放时期,横向对比教育比比皆是,如对比我们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方面,找到差距,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所以依据所处时代和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教育形式方法要灵活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