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革新)时期中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之异同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革新)时期中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之异同

中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革新)时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已经系统的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法。

如果说中越两党建党初期和民主革命时期主要通过在实践斗争来展开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传播,建设时期于实践基础上开始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论,用理论进一步指导革命,开始探索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那么随着中越两党的逐渐成熟,尤其是中越分别实行改革开放和革新政策以来,便已经开始系统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法了,比如在学校系统、共青团群体、党员干部群体中通过系统的“讲授”式、“专题”式活动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在实践中展开“思想解放”和“思维革新”等“讨论”式实践教育,并且辅助现代教育媒介——网络来展开。由于历史的影响,越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借鉴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过越南因为受到法国、美国文化的影响,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方式是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1][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2][英]培根:《新工具》,陈伟功译,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4]《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5]《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5页。

[7]《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8页。

[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4页。

[10]《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11]《胡志明选集》(第1卷),越南外文出版社1962年版,第87页。

[12][越]黎笋:“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向第三次全国代表大学的政治报告”,载《越南劳动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43~44页。

[13]古小松:《越南的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14]汪亭友:“越南革新开放事业的理论、政策与成效”,载《学术探索》2003年第11期。

[15]《胡志明选集》(第2卷),越南外文出版社1962年版,第165~166页。

[16]《胡志明选集》(第2卷),越南外文出版社1962年版,第16~17页。

[17]笔者在2011年4月29号访问胡志明国家大学政治科学中心时受该中心主任武情教授的盛情邀请,赴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宫,全程参加了当时胡志明国家大学第五届“马克思列宁主义奥林匹克知识竞赛”,该竞赛在全国范围分地区进行,参加人员为全国大学生。可以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各个途径报名参加。就笔者观看的胡志明国家大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奥林匹克知识竞赛”来看,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参与度、积极性均很高。2013年4月24日晚,笔者再次有幸在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社科大学的大礼堂观看了该校的“第五届胡志明思想知识竞赛”。该校的这一活动同样形式多样,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很高。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19][越]陈辉燎:《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1卷),范宏科、吕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329页。

[20][越]陈辉燎:《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1卷),范宏科、吕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330页。

[21]转引自潘一宁:《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1949~1973)——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