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里的童年

绰号里的童年

小学同学建了个群,命名为“老家”,入群时的第一条规矩就是拒绝网名,要求都用官名。老家的孩子一生下来,会有一个名字,叫小名,很随意的,比如喜娃、福蛋、小龙,虎子、狗剩子、挓耳子、春生、秋喜、单五、立春……长到大一点或到入学时,宗谱保存下来的,依宗谱取名;宗谱遗失的,就求先生取大名,也叫官名,多寄托希望、抱负,比如鹏程、志远、炳章、本义、立邦等。我进群一看,竟然多数想不起来,对不上号。是啊,童年谁以官名称呼,两三岁以前都叫小名,之后就都有了绰号,之后虽有了官名,谁会以官名招呼,即使入了学校,都是叫绰号。毕业后又各奔东西,都进城打工,多少年不见一面,官名谁还记得。我提议大家在群里用绰号,得到了热烈响应。当大家以绰号出现后,竟然全对上号了。一个个绰号,亲切而响亮,就像一张张老照片,音容笑貌,一下子扑到了眼前。绰号,就像为童年的时光点亮了一盏灯,往事一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