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2025年09月26日
本章小结
1.知识点
2.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岩石在大气、温度、水和生物的影响下,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改变的过程。随深度增加,岩石风化程度减弱,故风化壳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四个带。其中弱风化、微风化带岩石经过处理,可作为水工建筑物地基。而风化新形成的残积物,颗粒大小混杂,不宜作为大型建筑物地基。
3.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地面流水是改造地表的主要地质动力之一,流水地貌及其沉积物在陆地上广泛分布。流水具有侵蚀、搬运、沉积三种地质作用。坡面水流的洗刷作用造成水土流失;洪流的冲刷作用形成冲沟;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塑造了河谷形态,并形成分选性和磨圆性良好的冲积物。一般密实的、颗粒较粗且大小均一的沉积物,可作为良好的水工建筑物地基和天然建筑材料。
4.崩塌与滑坡
崩塌与滑坡是斜坡岩(土)体在本身重力作用和其他因素影响下发生变形破坏的现象,它们常具有突发性强和危害性大的特点。因此,应查明斜坡失稳类型、范围和地质背景,分析失稳原因及其危害程度,判断稳定程度,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
5.喀斯特
喀斯特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及透水性和水的溶蚀性及流动性。喀斯特的发育具有垂直分带性、成层性、不均匀性和地带性等规律。喀斯特地区地表径流少,人畜饮水困难,但地下水极为丰富,可供开发利用。修建水利工程必须解决渗漏、塌陷和涌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