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环境地质问题

二、建筑场地环境地质问题

建筑施工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岩土体的天然结构,从而产生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如人工开挖高陡边坡,产生临空面和卸荷裂隙,边坡岩体可能滑动破坏;开采土石料使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改变,岩土剥离后加速风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弃石废渣乱堆乱放,引发泥石流;基坑排水,造成周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塌陷;水库建成后,由于渗漏造成下游土地沼泽化、盐碱化等。

在建的长江三峡工程,土石方开挖量达1.04 亿,土石方填筑为3260 万,围堰拆除土石方为922 万m3。为了施工期间导流、通航,开挖明渠长3400m,宽350m,年开挖量为816 万。为了大坝建成后的通航,修建5 级永久船闸,人工开挖两条长7km、宽56m,最深达176m的巨型深槽,形成双向四面高陡边坡。一期开挖时,边坡中有62 个可动块体已在爆破过程中失稳;二期开挖中,已预报291 个随机失稳块体。为了保证闸室边坡稳定和将来航运畅通,施工时采用特长锚杆,象纳鞋底一样对闸室边坡进行了加固处理。可以看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对建筑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丝毫不亚于自然地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