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师幼关系的影响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社会支持是一个多元结构的概念,它既包括环境因素,又包含个体内在的认知因素,直接反映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师幼关系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通过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分析其原因,该机制主要有三种假说:
第一种,主效应模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强作用,无论农村幼儿园教师目前的社会支持水平如何,只要增加社会支持,必然使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健康状况得到提高。它不一定是要在出现心理危机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而是能够在平时维持农村幼儿园教师愉悦的情绪体验,有益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身心健康。无论是否面对压力情境,高社会支持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不仅能保持平稳的情绪,增加自信心,而且对待幼儿更有耐心,能积极地向幼儿传递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农村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亲密关系;而低社会支持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由心理问题导致外在的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师幼关系的良好发展。
第二种,缓冲器模型。缓冲器模型认为,社会支持代表一个缓冲器,社会支持仅在农村幼儿园教师出现心理危机时发生作用,其作用在于缓冲消极事件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负面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拥有较多社会支持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比较能够弹性处理生活上的挫折与压力,使生活中出现较少的不良身心问题,因此,社会支持被认为具有缓冲的效果。农村幼儿园教师拥有正向的社会支持,可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消除负面的心理状态(如焦虑和沮丧等),通过这种社会关系的网络,不但可以向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情绪支持及肯定的自我价值,而且能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正确面对与幼儿的关系。高社会支持的农村幼儿园教师能对师幼关系起到增益作用,能够维持教师良好的情绪体验,因为社会支持能满足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很多需求,能够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面对幼儿的各种问题时,可以减少负面的情绪,使自己用积极的方式来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
第三种,动态效应模型。动态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和压力同时作为自变量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身心健康起作用,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有时可能是曲线关系,有时可能是阶段性变化或阈限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动态效应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社会支持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身心健康的内在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这三种模型都可以解释社会支持对师幼关系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农村幼儿园教师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无论是受到来自正式社会支持状态的舆论支持、团体帮助、组织表彰,还是非正式社会支持状态的朋友、家人、同事的关注与认可,都会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起到精神鼓励的作用。而这种精神鼓励不仅有助于规范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还可以促进师幼关系的和谐发展,还能够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