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团队精神,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二、形成团队精神,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幼儿园教师与其他教师在工作对象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懵懂的个体,加之幼儿的幼稚性和教师专业的独特性,幼儿园保教工作需要由若干专业人员或专业群体共同完成。教育部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要求:幼儿园应根据服务类型、幼儿年龄和班级规模,配备数量适宜的专任教师和保育员,使每位幼儿在一日生活、游戏和学习中都能得到成人适当的照顾、帮助和指导。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半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有条件的可配备1名保育员;寄宿制幼儿园至少应在全日制幼儿园基础上每班增配1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单班学前教育机构,入村学前教育教学点、幼儿班等,一般应配备2名专任教师,有条件的可配备1名保育员。也就是说,幼儿的身边每时每刻都要有教师、保育员伴随左右。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更需要团队合作,幼儿园教师工作不仅要与教师、保育员协作,更需要与幼儿、园长、卫生保健人员、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合作。幼儿的成长是教师、家长、同伴等多种关系有效互动的结果。交流合作是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准教师和新入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以幼儿发展为中心,通过交流合作,分享有益经验,学习新理念、新技能,取长补短,改进保教工作,丰富保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在合作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全面促进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保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