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B淋巴细胞

2.5.1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亦可简称B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迁入法氏囊或类囊器官后,逐步分化为有免疫潜能的B细胞。成熟的B细胞经外周血迁出,进入脾脏、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脾小结、脾索及淋巴小结、淋巴索及消化道黏膜下的淋巴小结中。受抗原刺激后,一部分B细胞会分化成核比例较大的大淋巴球,叫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质中且会出现一些颗粒,这些颗粒容易被甲基蓝等天青染料所染色,同时会出现抗体,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另一部分B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并不成为浆细胞,而是成为记忆B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做出反应,大量分化增殖。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主要可分为前B细胞、不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活化B细胞和浆细胞五个阶段:

2.5.1.1 前B细胞

前B细胞是从骨髓中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只存在于骨髓和胎肝等造血组织,由于无轻链和膜表面Ig的表达,因此缺乏对抗原的反应能力。

2.5.1.2 不成熟B细胞

不成熟B细胞与抗原结合,产生负应答,使B细胞转变为受抑制状态,不能继续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这是形成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之一。

2.5.1.3 成熟B细胞

成熟B细胞被相应抗原或多克隆刺激剂刺激后成为活化B细胞,继而发生增殖和分化。

2.5.1.4 活化B细胞

活化B细胞中的一部分可分化为小淋巴细胞,停止增殖和分化,并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当再次与同一抗原接触时,很快发生活化和分化,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抗体水平高,维持时间长,这种细胞称为记忆B细胞。

2.5.1.5 浆细胞(效应B细胞)

浆细胞是成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抗原递呈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的辅助下成为活化B细胞,进而分化而来,合成和分泌各类免疫球蛋白,同时获得了PC-1(plasma cell antigen-1)等浆细胞特异性标志。

人体动态地维持B细胞的平衡,大量B细胞每天不断地产生和消亡,B细胞活化和分化的频率即依赖于抗体与抗原结合度,也依赖于其他B细胞的刺激,B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仅复制自身,还产生变异,使抗体分子具有多样性以识别未知的抗原。当刺激水平降低时,B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并死亡。图2-3是一个B细胞示意图。

图2-3 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