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T淋巴细胞

2.5.2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发挥免疫功能。多能干细胞从骨髓迁移至胸腺后,在胸腺素的诱导下,经历一系列有序的分化过程,逐渐在胸腺发育成熟为识别各种抗原的T细胞库。按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成若干亚群: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效应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记忆T细胞。

2.5.2.1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的表面有抗原接收器,可以辨识抗原呈献细胞的MHC Class II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在免疫反应中扮演中间过程的角色:可以增生扩散来激活其他类型的产生直接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如图2-4所示,辅助性T细胞与抗原结合时分泌作用于B细胞并刺激B细胞的分子。

图2-4 T细胞

2.5.2.2 抑制性T细胞

抑制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活性,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TC杀伤功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负向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如其功能失常,则免疫反应过强,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2.5.2.3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在此过程中,有一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这个阶段称作感应阶段。

2.5.2.4 细胞毒性T细胞

也称杀伤性T细胞,是一种监控并在需要时杀死靶细胞的细胞。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对带抗原的靶细胞有记忆功能,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而成。一旦发现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会刺激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被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

2.5.2.5 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

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参与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放大T细胞,可作用于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有扩大免疫效果的作用。

2.5.2.6 记忆T细胞

记忆T细胞有记忆特异性抗原刺激的作用,在再次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而记忆T细胞存活的时间则更长。

T细胞和B细胞之间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首先是成熟的位置不同,前者在胸腺中成熟,后者在骨髓中成熟,另外是免疫反应的阶段不同,病毒在入侵人体后,首先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在此时主要由B细胞起作用,这种方式叫体液免疫。B细胞在受到抗原直接或是间接的刺激分化成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即活化B细胞),浆细胞会产生抗体,抗体会与病毒或病菌进行特异性结合。但是有一部分的病毒还是可能进入到人体细胞中的,当病毒进入到人体细胞时,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就奈何不了进入到人体细胞的病毒,此时就轮到T细胞起作用了。T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时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就是专门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的,并且能与被侵染的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之后使其分解,让被感染细胞内的病毒无法繁殖或是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