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随着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学术界也涌动着一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因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流之一的道家和道教文化的研究兴趣,正在日益增强。广大道教文化爱好者迫切要求有一本既简明扼要而又通俗易懂的道教通史性著作,以便能为他们提供比较全面而又系统的道教文化知识。本书的编写,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作的一种尝试。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力图做到史论结合,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以不长的篇幅勾勒出道教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状况和当代道教现状的大致轮廓,涉及了道教的历史、派别、代表人物、思想理论、教理教义、修炼方术等各个方面,使广大读者通过本书的介绍,可以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就能对道教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道教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他们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初步的基础。写作开始,先由我提供了一个大约六七万字的提纲,然后由唐大潮同志参照这个提纲独立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本所有关研究人员的共同成果,也借鉴了其他同行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在此,我们应向这些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哲学编辑室的诸位同志,尤其是黄燕生和宋立道两位同志,对本书的写作和出版给予了极为热情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黄夏年同志对本书着力甚多,审稿、校对以及索引的编写,均由他承担,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由于他们的大力帮助,才使本书能以最快的速度出版。在此,我们谨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由于时间的仓促和我们水平的限制,书中的缺点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恳请广大读者和各位专家学者予以指正,以便今后改正。

卿希泰
1994年5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