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讨论要求

(二)病案讨论要求

1.病例的选择:实习病案讨论不同于学科疑难病案讨论,所选择的病案应是学科常见多发的典型病例,要求选择具有一定综合性、代表性及临床实际意义的病例作为讨论病案,可以是现收治的病例或既往的典型病例、死亡病例,也可是教师综合编写的教学病例。

2.讨论时间和地点:病案讨论时间100~120分钟,学生病例资料汇报10~20分钟,学生讨论60分钟,教师点评总结30~40分钟,讨论地点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儿科教研室的示教室。

3.参加人员为指导教师、教学秘书及本教研室所属各科室全体实习生,根据情况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指导。

4.指导教师原则上要求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职称教师担任(主治医师作为指导教师需经过教研室试讲方可进行),需提前7天将讨论病例资料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讨论前熟悉病案资料,带着问题查阅文献和参考书。

5.病案资料包含病人基本情况、病史资料、体检资料、实验室资料等,但不包含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问题,结论性的手术所见、病理资料、检查结果等可不印发,留待指导教师点评时公布或学生讨论时提出进一步需要完善的资料与检查时公布,所印发的资料及讨论观点、结果仅供教学用,注意医疗保护制度。

6.指导教师需提前做好病例选择及资料准备,拟定讨论计划,指定主要发言学生并指导其设计问题、查阅资料,在讨论中适时启发、引导,最后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讨论情况进行点评、介绍相关进展、给出学习参考书籍等。

7.指导教师指定3~4位学生为讨论主要发言人,1名讨论记录人,主发言学生进行初步分析,提出相关诊疗意见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查,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方案、预后等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