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帝国:中世纪印度的最后辉煌》简介
《莫卧儿帝国:中世纪印度的最后辉煌》这本书是由尚劝余创作的,《莫卧儿帝国:中世纪印度的最后辉煌》共有35章节
1
前言
莫卧儿帝国(1526—1857),是中亚外族征服者在印度建立的庞大帝国。它开创了印度次大陆政治统一和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是印度封建社会由发展中期向晚期转...
2
上 篇 创始与兴盛
...
3
一、开国猛虎:有蒙古血统的征服者
巴布尔(一译“巴卑尔”或“巴贝尔”,1483—1530,1526—1530年在位),因其光彩夺目的武功而获“猛虎”绰号,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 巴布尔是一...
4
二、有幸无运:名不副实的统治者
胡马云(亦译“胡马雍”,1508—1556,1530—1556年在位),是莫卧儿帝国的第二代君主。 “胡马云”这三个字的意思,本来是“幸运”。他有一个勇敢慈祥的...
5
三、羽翼渐丰:崭露头角的阿克巴大帝
阿克巴(1542—1605,1556—1605年在位),是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代君主,也是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皇帝。 不仅如此,阿克巴是印度历史上继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之...
6
四、帝王雄心:统一的庞大帝国
阿克巴生性是个有着强烈帝王雄心的人,他的野心是做一个巨大帝国的统治者。 阿克巴曾被描写为“一个坚强而刚愎的并吞论者,在他的太阳面前,大贺胥爵士这颗和顺的星就显得...
7
五、励精图治:卓有成效的改革
阿克巴不仅是一位善用武功的征服者和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统治者和政治家。他不仅东征西讨,建立了统一的庞大帝国,而且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治、军事、...
8
六、怀柔宽容:镀金的锁链
为了有助于扩张领土,巩固统治,争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非伊斯兰教徒,阿克巴改变了过去德里苏丹歧视和迫害广大印度教徒的错误政策,实行相当灵活的怀柔宽容的民族宗教政策。...
9
七、人中之王:最伟大的君主
一代枭雄阿克巴,晚年因悲伤和痛苦而闷闷不乐。伤心的事件接踵而至,使他饱受连绵征战之苦的身心一再蒙受磨难,得不到片刻安宁。 左图为庆祝1570年穆拉德王子诞生;右...
10
八、奇特组合:善变的贾汉吉尔
阿克巴大帝为莫卧儿帝国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丰厚的条件。在他之后的三位继任者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达到了鼎盛的巅峰。 萨利姆(1569—1627,16...
11
九、多情君主:泰姬陵的由来
沙·贾汗(一译“沙杰罕”,1592—1666,1628—1658年在位),是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代国王,也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多情君主。他统治期间,是莫卧儿帝国的黄金时...
12
十、追悔何及:一发不可收拾的溃疡
奥朗则布(1618—1707,1658—1707年在位),莫卧儿帝国的第六代君主,也是莫卧儿盛世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 奥朗则布曾两次登基,1658年7月21日占...
13
中 篇 衰落与灭亡
...
14
一、王室更迭:愈演愈烈的夺位之争
奥朗则布的逝世,是强大的莫卧儿帝国瓦解的信号。 为了防止内战,奥朗则布留下了一份遗嘱,指令他三个在世的儿子穆阿扎姆、阿扎姆、卡姆·巴赫什和平地瓜分帝国。[1] ...
15
二、外敌入侵:流血至衰竭的导火索
巴布尔、阿克巴和奥朗则布的不肖子孙们的懦弱无能以及贵族们的自私自利,使得莫卧儿国家变得腐朽不堪。它不仅在印度,而且在印度以外,都威信尽失,日益衰落。 印度这块国...
16
三、省督并起:势不可当的离心倾向
德里中央当局衰弱以后,不可避免的离心倾向在帝国各地蔓延开来。省督们纷纷脱离有名无实的德里皇帝而独立,只是在名义上佯称忠于皇帝的权威。这些省督中最重要的是德干、奥...
17
四、鹬蚌相争:英国得利
18世纪期间,印度历史的一个突出因素是印度教的复兴,其特点不是任何一种全印度的民族、宗教或文化的复兴,而是印度教或半印度教的各种势力,诸如拉其普特人、锡克人、贾...
18
五、列强角逐:越海而来的不速之客
外国列强进入印度主要通过两条路线:西北边界的陆路以及海路。来自加兹尼和古尔、撒马尔罕和喀布尔的穆斯林,是经由陆路侵入印度的;来自欧洲的列强,则是经由海路入侵印度...
19
六、英法争霸:帝国的衰落
长期以来,英国和法国既在欧洲处于敌对状态,又在印度次大陆上各怀霸权野心。莫卧儿帝国的衰败,为他们提供了厮杀争霸的条件。 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激烈争霸的主要战...
20
七、卅年抗战:可歌可泣的迈索尔
18世纪60年代,英国确立了它在孟加拉的殖民统治地位以后,印度的大部分山河仍由印度当地的封建主统治着。其中,迈索尔、马拉塔、海得拉巴等邦国的势力都比较强大,但处...
21
八、各个击破:英国的印度策略
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之后,马拉塔分裂成5个较大的独立王朝,即浦那的帕什瓦、瓜廖尔的辛迪亚、印多尔的霍尔卡尔、巴洛达的盖克瓦尔和那格浦尔的邦斯拉。它们组成了松散的马...
22
九、全境沦陷:完全的殖民地生涯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推销急剧增加的工业品,英国资产阶级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扩张政策。地处印度西北边陲的信德,首先成为被征服的对象。 长期以来...
23
十、王朝覆灭:帝国的寿终正寝
从18世纪中叶起,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分裂状态,巧施政治手腕,利用内讧,收买内奸,挑拨离间,兼以武装干涉,联此伐彼,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到19世纪中叶,在不到一个...
24
下 篇 成就与遗产
...
25
一、社会生活:别具一格的印度特色
莫卧儿帝国社会人口构成复杂,社会阶级阶层多元化。莫尔兰德先生指出,在莫卧儿帝国时期,印度教种姓制度像今天一样非常活跃,不过,英国人这个时期的文件和记载通常没有区...
26
二、建筑生活:凝固的历史
斯里曼在他的《随笔与回忆》中引用了谢赫·萨迪的话:“凡是为了公众利益在身后留下庙宇、桥梁、水库和客栈等伟大工程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1]诗人的话尤其适用于...
27
三、异彩纷呈:璀璨的艺术遗产
莫卧儿绘画史与莫卧儿建筑史很相像,它随着帝国的繁荣而繁荣,随着帝国的衰落而衰落。 正如莫卧儿建筑风格与设计最初由阿克巴从波斯引进并因与印度教思想接触而不知不觉转...
28
四、纸醉金迷:奢靡的皇室生活
莫卧儿皇室生活排场奢华,纸醉金迷,超乎常人想象。1595年,阿克巴的家室和宫廷包括一百多个独立的机关和作坊,其维持费用每年为309186795“大姆”,或以40...
29
结语 评价与反思
莫卧儿帝国在经历了前6位君主历时181年的创始与兴盛后,在后11位君主历时150年的统治期间由极盛转入衰落,最终走向灭亡。 关于莫卧儿帝国衰亡的原因,斯迪芬·麦...
30
一、外来客:民族传统原因
在绝大多数印度人看来,莫卧儿帝国本质上是一个外来帝国,因此它的生存缺乏坚实的基础,不可能期望得到大众的自发支持。由于它在本质上以及在行政组织方面的外来性,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