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督并起:势不可当的离心倾向

三、省督并起:势不可当的离心倾向

德里中央当局衰弱以后,不可避免的离心倾向在帝国各地蔓延开来。省督们纷纷脱离有名无实的德里皇帝而独立,只是在名义上佯称忠于皇帝的权威。这些省督中最重要的是德干、奥德和孟加拉的“苏巴达尔”(省督或总督)。

德干省是在尼扎姆的领导下独立的。

尼扎姆13岁就被任命为指挥官,并很快提升,获得“钦·吉利奇汗”的称号。奥朗则布去世时,他在比贾普尔,并在皇帝的几个儿子争夺王位的斗争中严守中立。

巴哈杜尔·沙把他调离德干,任命他为奥德总督。法鲁赫·西亚尔执政后,又任他为德干总督,并授予他两个荣誉称号。

尼扎姆力图抑制德干的马拉塔人势力的发展,但由于德里朝廷的派系争吵,他于1713年年底丧失了德干总督的职位,被调到马尔瓦政府任职。

正是在马尔瓦,尼扎姆为他将来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他在那里的活动引起了萨伊德两兄弟的猜疑,他们派兵讨伐他,结果被他打败。萨伊德人垮台后,他于1720年年底再度成为德干的主人。

1721年,尼扎姆被召回德里,出任宰相。但是,他在德里朝廷的污浊政治气氛中并不觉得愉快,因为举止轻浮的朝臣不听他的忠告,并且挑拨皇帝对他产生厌恶感。

1723年12月,他未经皇帝允许,擅自离开朝廷,前往德干。皇帝在朝臣的诱使和怂恿下,密令海得拉巴总督穆巴里兹汗征讨尼扎姆。

1724年10月11日,尼扎姆打败并杀死了穆巴里兹汗,并转弯抹角地迫使皇帝承认他为南方的副王,授予他“阿萨夫·贾”的称号。尼扎姆实际上的独立和现在的海得拉巴邦的建立,就始于这个时候。

尼扎姆对德干的有效管理,得到了哈菲汗的高度赞扬。古拉姆·胡赛因也说道:“这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地区,他以绝对的权威统治这个地区达37年之久。”

他于1748年5月21日以91岁的高龄去世。他被称为莫卧儿帝国在衰亡期中最出色的人物,在外交上比起作战来表现得更加精明,他以海得拉巴王国成功的创立人在印度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尼扎姆死后,他的6个儿子展开了争夺继承权的斗争,结果给欧洲人的各贸易公司提供了干预德干政治的有利机会。

奥德王国由一个来自呼罗珊的波斯移民萨达特汗创立。

萨达特汗于1724年被任命为奥德总督,从此迅速得势。在纳迪尔沙入侵印度的战役中,他被纳迪尔沙打败并囚禁。他曾劝诱纳迪尔沙把莫卧儿皇帝拘禁起来,并进军德干。由于他筹集不到足够的赎身钱,为了逃避侮辱,便在德里自杀身亡。

萨达特汗的侄子和女婿萨夫达尔·姜格继任奥德总督,1748年,他被任命为莫卧儿帝国的宰相,直到1754年去世。他在当时的印度历史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儿子舒贾继位后,仍出任莫卧儿帝国懒惰和迟钝的皇帝沙·阿拉姆二世的宰相。但在1764年的布赫尔战役之后,他逐渐成为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附庸。

孟加拉的总督是穆尔希德。他最初任孟加拉的迪万,1713年任孟加拉副总督,1717年成为孟加拉总督。

穆尔希德是一位坚强而能干的统治者,他把孟加拉的首府从达卡迁到穆尔希达巴德,他作了种种尝试防止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雇员滥用许可证,并向其征收贸易税。

1727年,穆尔希德的女婿舒贾继任孟加拉总督职位,他于1733年将比哈尔省并入孟加拉,委任阿利瓦迪汗为比哈尔副省长。

1739年,舒贾的儿子萨尔法拉兹汗继任孟加拉最高行政长官。1740年4月10日,阿利瓦迪汗从比哈尔出兵,打败并杀死了萨尔法拉兹汗,夺取了孟加拉的王位。

阿利瓦迪汗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皇帝对他的新权力的认可,开始独立地统治孟加拉省。由于他曾在逆境中受过锻炼,因此发展了一些有助于他成为一个干练的行政者的优秀品质。古拉姆·胡赛因评论道:“作为一个谨慎、敏捷而英勇的战士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条件他是不具备的。”[1]

他对欧洲商人的态度严厉而公正,但是,命运不让他太平无事地安享他用武力夺取的王位。在他任内的大部分时间里,马拉塔人年复一年地入侵孟加拉,弄得他筋疲力尽,忧心忡忡。

1751年,阿利瓦迪汗与马拉塔人缔结了一项条约:割让奥里萨;每年缴纳120万卢比的贡礼作为军事保护税。这就为马拉塔人最后确立对奥里萨的霸权开辟了道路。

1756年4月,阿利瓦迪汗的宠孙西拉杰继任孟加拉总督,他大约一年零两个月的短暂统治被英国人的征服所打断,成为孟加拉历史也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

[1]MAJUMDAR R C,RAYCHAUDHURI H C,DATTA K. An Advanced History of India[M]. New Delhi:Macmillan India Limited,200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