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娱乐派
娱乐派是以《南方体育》为代表的一种体育评论流派。它强调体育评论的娱乐化而淡化技术分析,写作方式上,非常注意花哨和刻意的修辞、华丽的语言装饰、精巧而奇妙的构思,在精神气质上富于强烈的小资气息。
事实上,娱乐化写作一直是体育新闻评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倾向,只是在《南方体育》上有集大成的体现。《南方体育》出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和领先的广州,市场化程度较其他内地城市更高,因此在充分理解、尊重和迎合市场的市场化态度上比其他的媒体更加彻底。这种市场的牵引是娱乐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改革之后,作为后进现代国家,中国在经济、社会和意识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体意识更加觉醒,个体表达的意志空前高涨,但这种个人意识与表达的需要在其他各个领域特别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领域上事实上不可能获得任何现实的满足可能,而远离意识形态的体育恰好适当地弥补了这个缺憾,使他们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一种虚幻的麻醉和满足。
另外,个体意识的觉醒的另一个必然后果是非神话和现世主义化,是彰显个体生活的现世意义和文化的世俗化,这种文化倾向必然迎合大众的情绪意志,反对某种刻意的专业主义和专业主义所维系的权威化。因此,娱乐派既不会承认自己的专业主义,也厌恶其他一切专业主义和权威主义。他们接纳波普文化,主张大众权利,以此反击和消解任何精心编织的神话的迷雾。他们可以是矫揉造作的、虚浮的、颓靡的,但他们一定是自我的。这是由于这种对自我的彰显,因此,虽然《南方体育》一直强调和标榜自己的体育专业化水准,但是,它并没有真正地把体育当做自己的终极价值指向,他们更多地专注于自我表达和表达自我,体育本身仅仅不过是这种表达的一个载体,在几乎任何情况下,这个载体本身都可以转化为其他的东西,比如白云或者风暴、街头政治或者孤灯夜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南方体育》为代表的体育娱乐派的眼里,体育几乎并不存在。他们既然可以将某种特定的情感体验付诸于体育之上,也同样可以将这种个人情感体验付诸于飞行、阅读、观海以及任何能引发这种情感体验的几乎任何事物。
娱乐派的写手中,有许多仅仅只是一个体育迷,此前和此后都无意于体育评论写作(更为极端的情况是,他们有的甚至可能从来不涉足体育,几乎连一场像样的赛事都没有完整地看过)。他们的生活中,除了偶尔看看比赛之外,于体育几乎毫无关系。他们并非专业作者,他们也无意作为一个专业作者,他们更多的是玩票的态度,因此,体育评论在他们那里,也就仅仅不过是一个票友在秋日高阳下的柳荫亭里的一曲低鸣婉转。
娱乐派写作,通常有以下一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