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跟帖

2.跟帖

指的是网站文章之后,网民在文章后面发表的与文章内容相关或者不相关的意见,是受众参与评论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以下是网易体育频道评论《别老想把球踢给习大大》的跟帖,该文主张各个中小学校加强足球教育,这是提高我国足球水平的重要途径:

SuperDad:从小学到初中哪个学校有足球场的?我们乡下小孩子聪明,没有足球场自己找。场地小怎么办?那就踢6V6或者7V7的。裁判?有犯规大家暂停下来讨论,有道理的就听你!不是中国足球不行,是中国教育不行!如果说中国每个小学到大学都有足球场,你看踢球的人多不多!10年下来你看中国足球还行不行!!

树苗树木树人:体育在中国教育中属于非主流,以后会越来越弱势,没有好的理念,好的体制来发展,现在的孩子马拉松猝死,动不动就在晕倒。小编那句话很对,与其梦想让里皮再创奇迹将中国队再次带进世界杯,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足球还给孩子们。就算瓜迪奥拉、穆里尼奥来了也不可能拯救中国队。中国足球什么时候能辉煌起来,这是个世界未解之谜啊!

深叹づ离别歌:别老想把球踢给习大大,与其梦想让里皮再创奇迹将中国队再次带进世界杯,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足球还给孩子们。否则,一旦里皮也完不成这任务,你老人家还能请谁,瓜迪奥拉?

一路上有你:支持这个观点,要把足球还给孩子们。中国足球要想有所改变,真的要从娃娃抓起。

东东:中国现在为什么踢球的少了?因为足球的门槛太高了,一般家庭承受不了,很多真正的天才被埋没了。为什么美国的拳王从小住在贫民窟都能成功?为什么巴西的穷小子能成为超级球星?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鲜明对比!官员只看重自己的政绩。

浩浩:政府能提供场地给老百姓踢球?只知道卖地赚钱。中国足球搞不上去是必然,搞上去是偶然。

街燈、變暗了:我一个朋友以前在学校的时候长跑特别好,在学生的时候就代表市里参加省里的运动会,后来考体校,结果算下来一年要20多万,他是农村的,肯定出不了那么多钱,最后上了个一般的专科,现在连续考了两年公务员没有考上,肯定也和体育告别了……我认为他虽然是跑步的,但是我想许多有足球天赋的人也有和他有相同经历的吧。

夏天:可是没有一点奇迹,你拿什么来说服家长、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足球。国足越是烂,越是没有人去踢球,想要提高足球人口,不是说单纯搞校园足球就可以的,虽然校园足球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但是,把足球课程开到学校就有孩子喜欢上踢球了么,给孩子更多机会接触足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爱上这项运动,看到踢球的希望,要是连希望都没有,踢了干什么。所以不是对国家队成绩不管不顾,国家队是一面旗帜,要立着这面旗给人以希望。

花之未开:要想中国足球牛叉很简单!加入中考!高考100分!不要多少年全国人民都是高手。

悠竹:不去讨论上面领着工资,没做出什么业绩的中国足协了,大家有时间多带孩子或自己去玩玩球,没条件找人教买个球总是有的,大家自己多玩,让孩子喜欢足球,多踢踢,几十年下来总会有几个“野生的天才”出来的,不至于现在被老外说13亿人找不到11人的球队了……

Harleyxia:找谁都没用,在中国,足球是世界末流水平,但是中国官僚部门的踢球技术绝对是世界顶级,一个问题从一个部门开始可以不断往下个部门踢,踢他三四个来回非常容易。

大海-强壮版:中国足球进步得看中国的教育部。看似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其实有着直接的关系。

神来7号:媒体和球迷的指责固然有不妥的地方,但我们的球员是否从骨子里缺少争勇好斗之心,一种凶狠的狼性!一种在绝望中求存的本能!如果有?又怎么会一外出就有给客队欺负的感觉!如果球风太软,“季军”也别想拿了!!!一定要狠!管他是谁!就算一亿巨星也要出脚!出脚!!!

正是由于网络跟帖的存在,网络专文的评论形态才真正具备了网络媒介的独立特征。不同于传统媒体上评论文章的单向度传受方式,这些跟帖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数次跟帖,跟帖的长短不一,长的可以达到数百字,短的可以是一个字,甚至是一个表示同意、支持或者反对、厌恶的情绪化图标,但无论是什么形态,都能明确地表达网民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有些受众不仅仅阅读评论,还喜欢阅读评论的跟帖,有的甚至仅仅阅读评论的标题或者提要,转而专门阅读跟帖,以了解各界各类不同人士对该事件或者该观点的态度和情绪。网络跟帖已经成为评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另外,跟帖本身也形成二度传播,成为受关注和传播的对象。受众在阅读跟帖时,会对跟帖本身做出各种情感或者认识反应。他们或者引用某个跟帖,或者回复某个跟帖,或者以点击支持或者反对甚至举报等方式对跟帖做出评价。由此,跟帖在作为对网络体育评论文章的一度传播的反应后,本身也成为了二度传播的手段和内容。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些跟帖的关注度高于评论文章本身。由于这个跟帖表达的观点备受争议或者认同,它就会被后来的跟帖大规模引用、评论、反击或者支持,以至于其后的跟帖更多的是对这条跟帖的回应,评论文章本身反而被一定程度地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