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和浮华的造句风格和愉悦的阅读经历
娱乐派以自娱和娱人为旨归,文字的意义当然就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他们丰厚的教育背景也让这种语言的艺术化具备了实现的前提。娱乐派并不在意体育本身,或者至少并不如技术派那样在意体育本身,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文字本身就成为了最大的意义。他们刻意地装饰语言,修饰辞藻,追求精巧构思和流畅表述。在体育之外的任何评论领域严谨的专业性和严格的内容管束对文字形成了难堪的拘束,他们无法随意地参与、任性地娱乐。但是,而体育的自由体验和自主解读的可能性是那样的丰满和前所未有的宽广,他们可以在语言的旷野中肆意奔跑、尽情撒欢和自由恣肆。所以,相对于评论的内容,他们更在意语言的形式,他们是体育评论中最为华丽的语言艺术家,他们很轻而易举地让读者能获得愉悦的阅读经历,但是,他们却不是最好的体育评论人,因为我们虽然读到了满溢的个体感受,却未能读到体育本身。
双城是一座城市的两个幻影。2月21日,12点30分,伦敦两个影子在斯坦福桥重叠,两小时以后桥归桥,里归里。
双城是两座城市的两个镜像。伦敦往东南1050公里,时间拨后7小时(尽管时针显示20点30分),米兰表演更加大胆前卫。
美好、智慧、信仰……早春的一切尽归阿森纳、AC米兰;糟糕、愚昧、怀疑……切尔西、国际米兰还在温习晚冬的冰冷。笑到最后的全都在直奔天堂,拉长了脸的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至少,拉涅利和扎切罗尼在奔向地狱。
这出双城戏,米兰那片是老歌,大家熟悉,可早就不是三剑客对三驾马车时流行全欧洲的时髦音乐了;伦敦那边是新曲,新鲜热闹,害得一边寂寞的弗格森还把老爵士弹走了调。
是够匪夷所思,惊心动魄,再有想象力的也只能是猜得到开端,猜不到结局。切尔西是闪电的27秒开局,国际米兰是诡异的角球破门开局,阿森纳是上半场就靠对方放弃禁区内防守反超,AC米兰是下半场才靠对方放弃禁区外防守反超。
这出双城戏,就胜在曲调有味道,够曲折,其实唱词够粗糙,有点形式大于内容。
张晓舟《双城戏,红色右派主唱》
体育的内容让位于几乎饶舌音乐般的个人呢喃,赛事被遮蔽,而个体在这一刻的感触成为至高。但是,不能否认,灵动的思绪,火花般的灵感,花团锦簇的措辞,让人获得一种愉悦的情感和阅读体验,虽然这种体验只不过是借用了体育外表和具象。其实,娱乐派或许并不是不理解,语言于内容或许并不对立,类似张晓舟的“马拉多纳踢球时我们还小,等我们都老了,却发现马拉多纳还小”的造句的灵动和内容丰满,似乎更加让人期待和接受,但是,在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被语言的诱惑所吸引,于是,在充分展示了语言的美丽和魅力的同时,他们也成为了语言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