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和非权威主义

6.世俗化和非权威主义

娱乐派对个性的张扬是以世俗化和否定权威为基础的。他们不承认现实和现世的任何神话,否定权威主义对个体的压迫,否定神话对个体价值的否定,因此,在他们那里,权威以及权威的神话从来不是一个值得一提的话题。从更为广阔的角度上,这种反权威主义和反神话倾向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思想文化领域一个重大成就,也是体育评论娱乐派最大的精神财富。

多年前,我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看到乔丹(注:男)一张被放大的海报,第一眼,便觉得假如人类要去跟外星炫耀自己的长相,就该放乔丹上天,他在外表上,在我看来,确实是我们人的标本、黑人版的上帝。

我向来不怎么说别人的好话,大概这是个例外,当时的第一印象过于强烈,导致了后来一直在下意识里,找跟他能匹配的女标本,过了许久,直到在朋友家的墙上,见到女模特儿坎贝尔的照片,这两个人都长得天圆地方,很吉祥圆满的。

乔丹从来都是被人搞来做励志人物用的,年轻人需要这样的楷摸,父母把他们送去打球或者参加什么社会公益活动,才会安心。但假如你此刻去读读约翰逊的《知识分子》那样的书,难免会对一些冠冕堂皇的名流产生质疑,无论怎么样的好人儿,都经不起详加调查,到处打听。乔丹也不例外,有人说他来自布鲁克林区,所以对穷孩子格外同情,立马有人又说他沾染了底层许多恶劣的习气,好赌脾气暴躁情感粗糙等,他还另外搞了不少婚外情,人们说,他温和的一面如同动画片里心地善良的巨人,其暴烈的一面犹如自控力很差的野人。但时隔多年,他站在我们这些个黄种人面前,还是那么个黑呼呼的傻大个儿,还是忍不住又露出了颇为煽情的舌头,让底下的记者个个怀着春,欲为之死而后快。

大家都在私底下猜测乔丹是为了钱来中国的,尽管数日来还没有哪家媒体猜对,最简单的猜法就说他是来卖鞋的(许多青少年整个青春期的梦想,就是买一双顶高级的篮球鞋)。所以说,天底下已经没有不要钱的亲善访问,毕竟,如我们所知,已经有95%的美国人知道他了(那不知道的5%应该是婴儿),当地有家怪夸张的报纸说:就算他做了坏事,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人民对他极尽肉麻之能事,直到把他搞得容不下一点儿不待见,据说,在美国,无论他出现在哪里,现场的骚乱程度都跟在中国相仿佛。

假如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第十次来中国,大概只能到底下农村去走钢丝,本来洋大使来中国,如《尘埃》中所描述的,是来看东洋景儿的,看小脚女人、挑担子农民和临死的囚犯如何挨刀子,现在的洋大使来,无外乎多了爬长城的项目,跟局长握手,去参加剪彩,跟狗仔队玩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很难想象乔丹会在王府井街头,跟喜欢在那里搞街头球赛的小哥们,来一场。一个人活到了他这个份上,只能当当退了休的上帝,在后花园走动走动,而已。

巫昂《乔丹!乔丹!——评飞人来华》

娱乐派否定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一切权威以及权威的神话。娱乐派的否定权威并不是文化民粹主义或者文化反智主义,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企图推倒一切权威,他们的反权威,只是反对任何的文化造神运动和神话对人的统治及压制,反对以神话否定个体,以权威否定自由。为此,他们甚至非常谨慎地从来不自诩为权威,或者干脆直接表明非权威的身份,非权威的身份实际上等同于回归个体,这反而打开了一扇通过个体自由表达的大门。由于斩白蛇之类神话千百年的蒙蔽,万岁声晨钟暮鼓般适时的敲响,对于转型时代的中国文化而言,这种否定权威和权威的神话更是个体自由的一个必由之路。而娱乐派评论也由此使体育新闻评论获得了这个时代独有的和最大的文化价值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