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偏科,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短板,偏科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学习中,最弱的那科成绩会影响孩子的整体成绩,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要引起重视。
孩子偏科,家长不能一味地责备孩子,以免孩子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家长要帮孩子找到学不好的真正原因,比如,学习方法不正确、对老师有意见等,然后再对症下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芊芊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就是有些偏科,她最怕的就是英语,每次上英语课时,老师只要听写单词,她就会作弊。芊芊每次都会提前将老师可能会听写的单词抄在一张纸上,等老师听写时,她就偷偷地打开那张纸来看,好几次都被老师看见了,但是老师没有当场揭穿她,而是很好奇她为什么老是作弊。
后来,老师与芊芊进行了一次沟通,才明白了芊芊作弊的真正原因。原来,芊芊的妈妈对她的要求比较严格,只要上课听写的单词错一个,回家就要被罚抄20遍,所以,她很害怕错,只好采用作弊的方法来避免被罚抄。
老师看到芊芊有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抄满了单词。老师问她:“每个单词抄30遍,你都记住了吗?”芊芊回答:“还是记不住。”老师问:“那你为什么还要抄?”芊芊说:“妈妈要求我这样做的。”老师问:“那你喜欢这样学英语吗?”芊芊说:“不喜欢”。
当家长发现孩子偏科,很多家长都比较焦虑,他们通常对孩子比较严格,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也是造成孩子偏科的原因之一。孩子偏科,家长不能光顾着给孩子补弱课的基础,教他们学习的方法,还要增强孩子对弱课的信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感兴趣的,家长无需要求,孩子就会主动去做,但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即使家长要求再多,也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就要想办法让孩子不排斥学习,愿意学下去。
对于孩子不擅长的科目,家长刚开始不要让他做比较难的题,因为孩子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做比较难的题,比如,孩子练英语单词都记不住,家长就要求孩子见到单词能拼读,听到英语单词就能写等,这样不但无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使孩子产生排斥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我们可以让孩子从简单的习题做起,先掌握好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然后,我们再适当提高题目的难度。每当孩子取得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家长都要夸赞孩子,孩子才能如你所愿,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正能量的巨大威力。
同时,孩子努力做出的改变,都值得家长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比如,孩子取得进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旅游,带他参加科技展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肯定孩子的努力,满足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给予孩子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小欣是六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唱歌跳舞,也很爱阅读,性格开朗活泼,有很多好朋友。但是,由于小欣经常做不完作业,英语老师经常用恶劣的语言批评她,使她很恨老师。因而,每当上英语课时,她都打不起精神,不喜欢听老师讲课,自然英语成绩比较差。
有些孩子偏科,受老师的影响比较大,他们通常喜欢某个老师,就对那个老师所教的课特别感兴趣,努力学好这门课,成绩自然比较好。但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成见,就对这个老师教的课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恶这门课。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引起重视,需要与孩子好好交流。
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家长需要给孩子讲清偏科的危害,同时要告诉孩子,你可以不接受老师的表现,甚至做法,但学习不是给老师学的,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他所教的课,甚至放弃学习,这是非常愚蠢和不理智的行为,最终吃苦的还是自己。同时,家长要教孩子学会与老师进行沟通,尤其是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进行沟通。
一般来说,孩子对老师有成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没有其他老师教得生动有趣;老师经常严厉批评孩子;老师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等,如果问题出在老师身上,家长可以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并将孩子的想法向老师反映。不过,家长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以免让老师误会。家长可以恳请老师多鼓励和帮助孩子,比如,上课多提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增强孩子对弱课的兴趣和信心。
当孩子抱怨老师时,家长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以免加深孩子对老师的成见。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接受每个老师,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老师,以此来改善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抵抗情绪。
兰兰从初一开始,每次考试,语文和英语成绩都还不错,尤其是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唯独数学,经常不及格。虽然,她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很不错,但这两科与同学们的成绩相差不大,真正拉开她与同学差距的是数学,差不多有二三十分。
每当上数学课时,她最怕老师提问,因为老师经常让她回答,而她都回答不出来,只能红着脸站着。有时候,老师就会调侃道:“兰兰同学,要是能提高数学成绩,那绝对是班里前几名。”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而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因为数学比较差,她每天上课都很紧张,很痛苦,也很自卑,妈妈虽然明白她的痛苦,但也帮不了她。其实,兰兰是一个心气很高的女孩,她不愿服输,为了攻克数学这座高山,她一直在努力。平时,她只要有空就多做几道数学题,有时候,她为了解出一道难题,会学习到很晚,为此,妈妈很心疼她。然而,她的努力并没有提高数学成绩。
初二期中考试结束后,女儿拿着成绩单回来后,就跑进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看到妈妈进来后,女儿哭着说:“妈妈,我为什么总是考不好,难道我真的不是学数学的料吗?”看到女儿如此伤心,妈妈一边安慰女儿,一边说:“不是的,女儿,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为了帮女儿找回自信,妈妈决定帮女儿寻找提高成绩的方法。她向学霸们的家长请教,明白了数学不能死学、硬学,方法不对,付出再多努力也没用。后来,当高中老师的姨妈知道这件事后,分析了兰兰数学成绩一直无法提高的真正原因是:做题时,没有抓住题目背后的考点和出题思路,学习也没有规划和方法,因而学习效率比较低。
姨妈告诉兰兰,每道题都有相应的考点,做题时,要快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思路,就能很轻松地做出题目了。姨妈根据兰兰的数学学习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除了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还要求兰兰每次上课前要主动预习,上课时,要主动思考,掌握解题的思路,同时,解题时,要懂得举一反三,善于总结规律,并且善于利用错题本。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兰兰进步很快,并在初二期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她的努力,兰兰最终如愿考入市重点高中。
孩子偏科,大多是学习方法不正确,由于各门学科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制订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学习时间管理比较差,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某门学科成绩较差。尤其是有些孩子本身学习很努力,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总是学不好某个科目,使孩子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没有自信。
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学不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还是因为不会运用所学知识,找到问题后,再制订相关的学习策略。同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向老师请教,或者向学习好的同学咨询,整理他们好的方法,比如,思维导图可以提高记忆力等,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