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爱打扮,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孩子爱打扮,说明他们热爱生活和生命。一个注重穿着打扮的人,打扮精致、漂亮,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一颗爱美的心,孩子也不列外。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注重外表,爱打扮。其实,只要孩子打扮得体,不影响生活和学习,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但这并不代表家长放任不管,而是要帮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姗姗上初中后,开始爱美了,经常喜欢照镜子,还要求妈妈给她买各种不符合自己年龄的衣服,甚至有时还用零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为此,妈妈没少批评她,但妈妈越是批评她,她反而打扮得更过分了。
有一次,妈妈发现姗姗正在偷用她的化妆品,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了她一顿:“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扮,不学好。”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姗姗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妈妈感到很吃惊,就打电话给老师。老师告诉她,姗姗经常与不上学的孩子玩,跟那些人学穿衣打扮。
孩子爱打扮,从表面看起来,只是穿着上的变化,其实是孩子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孩子出现青春期征兆,如果家长不知道,也没有及时引导孩子,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就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了很强的审美意识,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学会照镜子,打扮自己,对自己的衣着有了要求,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孩子穿着打扮比较得体,给人一种漂亮、大方的感觉,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如果孩子穿着比较邋遢,就会很自卑。所以,适度的打扮,在无形中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家长不应该制止。
但是,如果孩子过于注重打扮,不好好学习,家长就要注意引导孩子了。因为孩子爱打扮,可能与其生活,交友圈等有关,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转移他的注意力,接触到新东西后,他就不会再过分关注打扮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叛逆,如果家长一味地打击孩子,禁止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会适得其反。家长可以与孩子好好沟通,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诉孩子,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要以学习为主,喜欢打扮并非不可以,但只有先提升自己的内涵,打扮起来才更有品味,否则只能是俗气,也不是真正的漂亮。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家长应理解孩子,需要注意调整引导孩子的方法。在这个时期,孩子比较在意别人的评价,家长切不可随意评论孩子的长相,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使孩子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爱美心态,不要让孩子用打扮来取悦他人,以免孩子逐渐失去自我。
小茹从小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当她上初中后,就开始爱打扮了。小茹花时间打扮,让妈妈很生气,妈妈不准她打扮,但女儿不仅不像以前那样听话,反而发脾气,将心思放在打扮上,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妈妈跟小茹讲了很多大道理,小茹有时候就爱答不理,有时候就跟妈妈吵架,这让妈妈很烦恼。妈妈在培养女儿方面,很舍得花钱,但给孩子买衣服却没有多大用心。这次,小茹的转变让妈妈意识到,孩子长大了,到了爱美的年纪了,一味地指责,反而让孩子沉迷于打扮,不爱学习。
恰巧女儿快过生日了,妈妈就想给孩子买件礼物,增进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女儿的朋友,妈妈了解了女儿喜欢哪些服饰。在女儿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女儿一件很漂亮的裙子,小茹知道了妈妈正在为自己改变,她也开始主动与妈妈聊天,告诉妈妈,自己喜欢什么。妈妈有空的时候,就与她一起逛街、散步,慢慢地,她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这个时候,妈妈再委婉地向女儿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原本小茹就没有多爱打扮,只因受到妈妈的强制才选择打扮、不爱学习,现在,他们的关系已缓和,女儿听从了妈妈的话,重新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孩子注重自己的穿着和发型,还要求买他喜欢衣服,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在意自己的形象,喜欢打扮,会分心,认为孩子应该更关注自己的学习,长大了再重视形象也不晚。其实,家长却不知道孩子打扮背后的真正原因。
有时候,孩子爱打扮,也许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孩子的心理,不知道打扮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当孩子很有兴趣地学习如何穿衣打扮时,家长却告诉孩子,打扮不重要,长大了再说,现在要以学习为主。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家长不理解他,他会选择性地和家长说话,会讨厌学习。
如果家长放下心中那个刻板的标准,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会更亲密。其实,孩子关心自己的头发是否干净,发型是否精神,衣服看起来是否符合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比较漂亮,会让自己更自信,也会给别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
在解决孩子爱打扮这个问题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家长也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担心。这样,孩子不仅能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接纳,也会思考父母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比语言技巧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
如果家长没有真正与孩子产生共情,无论家长对孩子讲什么道理,他们都觉得很虚伪,他们会认为,家长讲道理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听家长的话,让他放弃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是家长想控制他。所以,只有家长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孩子产生共情,才能打动孩子的内心。孩子感受到了家长的支持,自然会听取家长的意见。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孩子爱美,这是他们的天性和本能,我们不该压抑孩子的天性,强迫孩子不准他们去打扮爱美,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就像卢梭所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家长应该给爱美的孩子一个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能更好地体验美的真正内涵,要知道,真正的美,不光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心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