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逆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5.2 逆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家长越说,孩子越不听,甚至跟家长对着干,孩子这种逆反行为让不少家长头疼不已。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行为有些逆反,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孩子长大一些后,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听从别人的话,不喜欢被人管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面对孩子的逆反行为,家长要了解孩子逆反的具体原因,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教孩子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南是一个初三的学生,是一个比较叛逆的男孩,他上学不背书包,背个比较时髦的小挎包。平时,他只穿自己选的衣服,不穿别人买的衣服。学校要求男孩剪成短发,很多男孩都是小平头,看起来很精神,但小南就不听,非要留长发,还烫发做造型。

虽然,小南的发型确实很好看,人本来就长得帅,自然吸引很多女生的目光。由于学校不允许小南留头发,老师叫来了小南的妈妈,让小南的妈妈带着孩子去理发,不然不让小南来学校上课

妈妈急匆匆地来到学校,看到小南正在楼道里站着,妈妈走过去,先安慰了小南的情绪。然后,妈妈跟小南商量去哪理发。理完发,小南不愿意回学校,想去琴行看看。虽然,妈妈心里很焦虑,担心孩子不想去学校,但又不能表现出来。

妈妈明白小南的情绪还没有恢复平静,这个时候,跟孩子说道理,肯定是不行的,就带他去了琴行。结果,老师不在,小南终于说:“妈妈,您把我送上学吧”。妈妈将小南送到校门口,陪着孩子呆了一会,当下课铃声响了,小南才走进校门。

孩子从幼年、小学中学,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阶段,孩子会不断地寻找自我,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对家长的话言听计从,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青春时期,孩子可能会有某些举动或心理变化,这是孩子在不断成长的表现,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家长来说,会觉得孩子比较叛逆,不好管。

青春期是孩子逐渐从小孩成长为大人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很复杂又比较矛盾,他们会与家长产生摩擦,因为他们渴望独立,不想依赖家长,迫切挣脱成人的约束,但又觉得自己无法完全独立,在生活中还是要依赖家长,这种矛盾的感情让孩子极度不安。

同时,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在不断发育,体内激素分泌不断增多,情绪不稳定,极容易激动,心理上的攻击性很强。如果他们能在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方面比较顺利,自我得到肯定,他们的矛盾和攻击性很容易得到化解。

相反,孩子受到挫折,丧失了自尊心,攻击性得不到化解,就很容易向自己最亲密的家长发泄不良情绪。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用比较强硬的态度对待他们,孩子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有时候,孩子并非故意跟家长对着干,而是因为受到成长环境、生理原因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了解孩子逆反的原因后,就要懂得接纳和理解孩子,不能埋怨孩子。要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叛逆期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家长只有无条件地接纳和爱孩子,才能帮孩子很快度过这一时期,将来,孩子才会更爱你,尊敬你。

小强自从上初中后,经常很晚才回家,妈妈一直监督着他,管他,他不听,还经常顶嘴,和父母对着干,打骂也不管事,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小强的爸爸经常在外奔波,很少在家,他的衣食住行都是妈妈在操心。

当爸爸得知儿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非常不满,责怪小强妈妈没有管好孩子,对小强也很生气,经常大吼大叫,而小强也不惧怕他,说爸爸没文化,父子俩经常吵架,甚至爸爸还打他。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进入青春期后,他们变得越来越独立,不再钦佩自己的父母,这时候,家长对孩子管束已大大降低,不能再监管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有些爸爸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与孩子在一起玩耍。

由于爸爸长期缺席,孩子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失去了学习的榜样,就会模仿自己身边不成熟的伙伴。更重要的是,家长长期在外,没有正确地向孩子解释,给孩子做了一个不愿意呆在家里的不良示范。

再加上很多妈妈对孩子的变化过于紧张、敏感,对孩子的管束过于严格,使孩子有了抵触心理。孩子出现问题,其实就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孩子会模仿家长们的言行举止,如果家长觉得孩子有很多问题,那么,在孩子眼中,家长们的问题自然也不少。

其实,在教育孩子时,家长首先要认知自我,改变自我,如果对自己都不了解,甚至自己还像个孩子似的,遇到事情,不能理智地去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家长的脾气比较暴躁,孩子还没发脾气,自己就先发火了,家长这种不理智的情绪,也是导致孩子叛逆的导火线,所以,家长要改变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教育孩子才最有效。

青春期的孩子常处于混乱和矛盾的心理状态,他们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但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他们大多都失败了,这让孩子很痛苦,如果家长能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用爱去陪伴孩子,家庭的温暖无疑会减少孩子的叛逆。

同时,夫妻关系是否和睦,也会影响孩子,所以,家长要多与另一伴交流与沟通,只有夫妻关系和睦融洽,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互敬互爱,感受到爸爸妈妈很民主,可以与之平等对话,商量事情,孩子肯定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

女儿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妈妈看到后,批评了她,女儿不但不收拾东西,还顶撞妈妈。后来,妈妈换了一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妈妈对女儿说:“你看,你的袜子很脏了,还有床上放着穿过的衣服,房间一片狼藉,让人看着多不舒服。我知道你是一个爱干净的孩子,妈妈希望你将脏衣服和脏袜子放进洗衣机里。然后,将干净的衣服叠起来,并放进衣柜里。”女儿抬头看了妈妈一眼,虽然,她没有说话,但可以看出她有些不好意思了。然后,女儿就开始收拾房间了。

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平安度过青春期,就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上,要成为孩子的导师。面对逆反的孩子,家长要平等对待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时尚潮流,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了共同话题,孩子才愿意和家长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家长绝对不能用命令的说话方式对待孩子,也不能指责和批评孩子,要讲究沟通的时机和方式,清楚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需求,并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们如何去做,这种方式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争执。同时,家长要接受孩子的叛逆,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并理解孩子的诉求,给他们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其实也是给孩子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孩子叛逆,家长要少指责,多鼓励他们。家长批评孩子要讲究方式,指出孩子的问题所在,鼓励孩子去改正和改变,切不可打骂孩子。另外,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要学会“闭嘴”,家长的话太多,或者过于唠叨,会失去威严,要少说话,多观察孩子,在关键时刻,给孩子一个重要的建议,这样就能获得孩子的尊重,自然,孩子不会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