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校园霸凌,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4.4 校园霸凌,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地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能时刻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让孩子受到他人的欺凌。但是,我们又无可避免地将孩子送入学校,将来,孩子也是要独自一人面对社会,我们能够做的事就是教孩子坚强、勇敢,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事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最近,儿子告诉同事,他们班有几个同学总是欺负他。每次下课,儿子出去玩,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书包被扔在了地上,文具和课本都散落一地。他捡书包时,他们就在一旁偷偷地笑。

有时候,他正在专心听老师讲课时,突然会感觉后背疼,原来是被同学用笔戳了一下。除此之外,他的作业本常常被同学抹上鼻涕。同事问他:“你将这些事告诉老师了吗?”儿子说:“我没有告诉老师,我怕告诉老师后,他们打我,他们几个人,而我一个人,我打不过他们,只好一直这样忍着。”听了儿子的诉说,同事十分心疼他,但又很生气,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不让孩子再受欺负。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有些孩子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喜欢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还有些孩子在家被家长或长辈骄纵惯了,在与小朋友相处时,只要不顺心,就喜欢用拳头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为了避免孩子被欺负,家长要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给孩子标签,比如,说孩子是胆小鬼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同家长的话,渐渐变得自卑、软弱。这样性格的孩子在学校最容易吸引那些“小霸王”们,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所以,家长要夸赞孩子的优点,经常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变得很自信。

当孩子被欺负了,家长不能让孩子一味地忍让。有些家长得知孩子被欺负,只会说“为什么他们会欺负你,一定是你哪地方做的不对”,以此来训斥孩子,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长期遭受他人的欺凌,对孩子的伤害不可估量。当孩子总被他人欺负,且无法躲避时,孩子将这件事告诉家长,家长一定要及时安慰孩子,并告诉孩子,不能一味地忍气吞声,要勇敢面对,大声指责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引起老师注意,还能震慑一下他们。如果老师没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要教孩子勇于反抗,保护好自己。

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上四年级,自从上四年级后,他的噩梦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班里经常有同学欺负他,给他起外号,嘲笑他的家庭经济状况。

有一天,他在学校如厕时,有两名男生进入厕所,他们是这个男孩的同班同学,经常欺负他。其中一个男生堵住了门口,向他提出“我开开门看你的屁股”,另一个男生则将盛有厕纸的垃圾筐扔到男孩的头上,厕纸撒了男孩一身,两个男生嘲笑他后离开。

男孩脸上全是污秽,他哭着清理了一下。当天,他并没有告诉老师,到了晚上,他的爸爸妈妈才知道这件事。这件事发生后,男孩出现入睡困难、易怒、情绪激动等症状,有时候,他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哭,每天都会哭很多次,有时候还会躲在桌子下面。爸爸妈妈带男孩去了医院,经医院初步诊断,男孩患有急性应激反应。

孩子在学校遭受到校园欺凌后,有的会感到羞耻,有的害怕家长责骂,有的担心家长为自己出面后,自己会遭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很多孩子大多都选择沉默。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了解,多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有不寻常的表现,比如,不愿意上学、身上有伤痕、个人物品丢失或损失、有自我伤害倾向、睡眠出现问题或沮丧、沉默寡言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号,如果家长感到很可疑,就要引起注意。

其实,发现孩子在学校是否受到欺凌的信号有很多,远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仔细观察,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了解这些信号,才能早发现“校园欺凌”,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

得知孩子被欺负后,有的家长很愤怒,立刻带着孩子找欺负的人算账,找老师和学校,甚至打欺负的人一顿,但也有家长不想把事情弄太大,一味地教孩子忍受,这两种都是对待校园欺凌的不恰当态度和方法。

当孩子被欺负,家长首先不要责怪孩子,因为霸凌者捉弄别人通常是没有什么理由的,可能因为一个错误,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弱点,比如,肥胖、戴眼镜等,使孩子成为攻击的对象。此外,家长不能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孩子被欺负,更需要比霸凌者强势的人支持自己,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要冷静倾听,客观分析。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跟比较信任的大人和朋友倾诉,比如,哥哥、姐姐、老师等,他们都可以给一些建议。家长要与孩子多交流,可以向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并表达对孩子的关心,比如,听了你的遭遇,我很难过,妈妈会在身边支持你的。

在国外,有一个男孩放学回家后,告诉爸爸,他在学校遭受了霸凌。平时,爸爸很疼爱他这个儿子,当他知道这件事后,十分难过,很想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他考虑到学校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解决好这件事,如果自己不想办法,那么,儿子可能还会继续被欺负。他考虑再三,决定找霸凌者谈谈。

这位爸爸与霸凌者的家长进行沟通,然后,他带着霸凌者在车中单独聊天。既然是为解决这件事的,这位爸爸最想知道霸凌者为什么会欺负别人,但两个人聊了很久,霸凌者一直保持着满不在乎的样子。

后来,通过他的慢慢开导,霸凌者渐渐地向他敞开了心扉,告诉他,自己曾经因为穿着破旧受到霸凌。通过他的询问,霸凌者承认自己因为妒忌男孩穿着新衣服才欺负他的。紧接着,他又问霸凌者,为什么他没有新衣服穿。

霸凌者感受到他的耐心和善意,便向他坦诚,因为他们一家正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没有稳定的住所,自然就没有钱买新衣服。他搞清楚了这件事都是因为衣服惹的祸,他决定带着这个霸凌者去买新衣服。他觉得这样或许能帮助到儿子和霸凌者,让情况有所改善。

这位爸爸非但没有责怪霸凌者,反而给霸凌者买衣服,这让霸凌者有些愧疚。由于霸凌者很少出入高档商场,这种陌生感让霸凌者在商场试穿衣服时,有些拘谨内敛,这位爸爸拍了拍霸凌者的肩膀,鼓励道:“年轻人,要抬头挺胸,自信一点!”

买完衣服,开车回去的路上,两个人已完全没有了隔阂,一路上听着歌有说有笑的。那个对人比较冷漠的少年,转眼间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几天后,这位爸爸把霸凌者带到家里,与儿子进行交流。一开始,气氛有些尴尬,后来,他的一句玩笑话将儿子逗笑了,两个孩子很快便达成了和解。

没过几天,两个孩子就成为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后来,这位爸爸为了解决霸凌者无家可归的情况,从募捐网站上帮他们筹集了两万多美金。事后,这位爸爸告诉儿子:“如果你对别人好,那么好的事情就会回报到你身上。”

当孩子受到欺凌,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并严肃对待,告诉孩子,这种欺凌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制止这种行为,并和孩子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想要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家长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原则。

第一,孩子的穿着和学习用品要低调,不要太张扬;

第二,在学校,孩子最好不要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要及时找老师解决;

第三,上下学和活动时,要尽量结伴而行,不走僻静、人少的地方;

第四,带孩子参加自卫训练,让孩子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五,遭遇校园欺凌,要大声警告对方,以此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同时,还能起到震慑的作用,若对方还是继续欺凌的行为,应适当自卫,而不是一味地忍让;

第六,遇到校园欺凌,要冷静,可尽量拖延时间。如果是在公众场合受到一群人的胁迫时,向他人呼救求助,可免去一些麻烦。如果是在封闭场所,就不好办了,因为一旦呼救或反抗,可能会遭受更加激烈的暴力。

第七,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保持冷静,并将发生的事告诉孩子的老师或校长。如果是很严重的暴力行为,即使被胁迫,家长也不要沉默,不能以暴制暴,还是要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通常,只有暴力事件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施暴者才会被依法处理。但如果造成肉体情况较轻,很少会追究刑事责任。由于施暴者是未成年人,最终的处理大多是批评教育以及赔偿,而施暴者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这无疑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另外,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施暴者的家长往往护子心切,会动用一切力量来平息这件事,这就让施暴者认为自己有保护伞,恣意妄为。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因为校园霸凌,比我们想象得还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