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学习差,帮助孩子寻找原因

3.2 学习差,帮助孩子寻找原因

孩子学习差,成绩理想,很多家长都很着急,也很焦虑,他们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笨。其实,孩子的智商大多都差不多,没有天生就很愚笨的人,就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来说,还远没有到拼智商的程度。所以,孩子学习差,家长首先做的是帮助孩子寻找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学习不好,大多是因为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者是学习的习惯不好,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即使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依然没有提高。所以,如果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及时改正过来。

除了孩子方面的问题外,孩子学习差,问题也有可能出在家长身上。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过于严厉,经常责备、打击孩子,使孩子越来越自卑,没有了自信心,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很笨,不是学习的料,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越来越差。

闺蜜有个儿子叫小豪,上小学四年级。小豪是一个懂事、有礼貌的孩子,就是学习不太好,成绩很差。每次考试,小豪的成绩都是最后几名,闺蜜为此没少大动肝火,经常当着别人的面骂小豪笨,这让小豪抬不起头来,满脸通红,不敢说话

这段时间,闺蜜要出差,便将小豪托付给我,让我帮忙照看几天。晚上,小豪写作业,我检查他写的作业没有什么问题,题目都是正确的,只不过,他有些反应慢。做数学作业时,他明明会写,却迟迟不敢将答案写上去,总是时不时地看着我,自己拿不定主意,想让我“裁决”。

小豪做完作业,我就问他:“你喜欢上学吗?”孩子低着头不说话。看来,他成绩差,闺蜜的责骂,已使他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也许他不喜欢上学,更多的是恐惧。

很多时候,孩子学习不好,成绩差,不是孩子贪玩,不认真学习,而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出现了问题。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过高,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对比,使孩子经常得不到接纳和肯定,无法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和必要的自信,使孩子感到越来越不快乐。

教育孩子时,很多家长都喜欢训斥孩子,使孩子渐渐失去自信,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怀疑家长不爱自己了。特别是有些家长在公共场合,毫不避讳,对孩子大吼大叫,不给孩子面子,不仅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还严重破坏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每个家长几乎都有唠叨的毛病,只要孩子表现的不如他们所期望的,家长就会不停地唠叨,而这种做法正是孩子最反感的。家长过于唠叨,就会让孩子觉得,家长认为他什么都做不好,使孩子产生厌恶心理,甚至产生很强的叛逆心理,跟家长对着干,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另外,家长的情绪不够稳定,有些家长心情不好,即使不是因为孩子的原因,也总是对孩子愁眉苦脸,孩子自然无法高兴起来,他们也许会想,是不是我惹父母生气了,使他们讨厌我了,或者不爱我了。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自信,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思虑再三,生怕自己做错了事,惹家长不高兴。

当孩子不自信,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自然学习就不好。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家长不能总唠叨孩子,可以交代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不管自己的心情如何,都要微笑面对孩子。

人无完人,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身体、情感、行为等,不管是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还是缺陷,或者是孩子犯了错,家长都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对于孩子,家长要多表扬,少批评,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孩子学习不好,要引导孩子找到学习规律,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孩子一起学习,辅导孩子的功课,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逐步提高孩子的成绩。

轩轩上初中,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做事比较机灵,但他的学习不太好,妈妈也很纳闷,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差,怎么学习就不好呢?后来,妈妈请闺蜜帮忙辅导功课,闺蜜发现,轩轩的思维比较活跃,但注意力不够集中。轩轩做练习时,喜欢东拉西扯,经常提一些不相干的问题。

有些数学题,已告诉他很多遍,还是会出错,而轩轩却毫不在意。但是,只要提起上网、玩游戏,他能聊很长时间。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学习反应很快,有的还是电脑高手、游戏专家,但学习就不行。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聪明的孩子普通都存在一些共同的弱点,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耐力不够、总想投机取巧、不肯做扎实的基础训练等。

上课时,孩子能否专心听课,将直接决定他成绩的好坏。有的孩子反应比较快,自认为很聪明,在听课的过程中,他们一听就懂,觉得老师讲得太简单,就不再专心听讲。当老师讲到关键知识点时,他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自然就没有听到重要的知识,而老师是不可能总是重复这些知识点的,一旦错过,孩子学起来就比较吃力,慢慢地,他们就发现自己听不懂了。

有些孩子上课或写作业时,小动作不断,这是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种表现,一旦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孩子就会有严重的学习障碍,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另外,有些孩子学习差,可能是学习的耐力不足,他们持续学习的时间较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思维常常被中断,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学习或写作业时,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不是站起来去喝水,就是上厕所,或者注意力转向别的地方,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内容无法吸引他们,因而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

有些孩子的确很聪明,老师讲的知识,他们一般很快就能学会,于是,总是耍小聪明,不愿意下功夫去学。但他们不知道,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知识和能力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他们没有学习目标,或者目标定得很低,自然无法取得较高的成绩。想要获得好成绩,仅完成作业是不够的,孩子还需要全面、深刻地掌握每个学科的内容,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当然,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即使天分再高,也很难发挥出他的才能,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的天分会逐渐萎缩,最终成为平凡人,一生碌碌无为。反而那些资质平平的人,一直不停地努力奋斗,才能不断长进,最终取得不错的成就。

不主动学习的孩子,大多认为写作业是给老师写的,学习是给家长学的,所以,他们学习时,不求甚解,没有钻研精神,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由于是被动学习,他们的学习效率很低。

主动学习,因为是用心去学,所以一遍就能学会;而被动学习,由于是被逼着去学,所以并没有用心去学,很简单的东西也要很多遍才学会。其实,这无形中会增加学习的时间,于是,他们就陷入了越想下功夫,花的时间越多的恶性循环中。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学习很枯燥,失去学习兴趣,学习越来越吃力,成绩也就越来越差,自然学习比较差。

孩子学习差,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寻找原因,并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孩子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