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厌学,往往隐藏着各种问题
孩子最初都是渴望知识的,但他们经历一次次的挫折后,没有及时得到家长正确积极的扶持,这点火焰很快就会熄灭,产生对学习的厌烦心理,这让很多家长乱了阵脚,不知道采用何种办法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厌学,往往隐藏着各种问题,比如,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越学越吃力、校园暴力等,只有家长找到孩子厌学的问题,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自然,孩子不会再有厌学心理。
同事的儿子上初二了,他一直对学习都不感兴趣,只要谈到写作业、考试、读书的话题,就选择逃避或抗拒。同事一直比较烦恼,想不明白,孩子都这么大了,还不明白学习的意义。在学习上,同事总是督促他,他才不情愿地去做,从没有主动学习过。同事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儿子爱上学习。
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试卷,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有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差,他们的学习成绩差别这么大,难道是因为学习不好的孩子脑子比较笨吗?其实,每个孩子都很聪明,学习成绩却千差万别,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责任感和内驱力不一样。
有的孩子很早就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有责任努力去做好这件事,而有的孩子却没有这样的责任感,他们学习比较随性,高兴就学,不高兴就不学,除了学习外,做其他的事情也是这样,这是孩子成绩差距大的根本原因。
对于孩子来说,他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漫长的学习生活,然后上小学,再到初中,在这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家长没有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孩子就会因为长期的学习感到很累,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
孩子的生活比较单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再加上家长的唠叨和命令,使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而学,就会产生厌学情绪。面对孩子厌学,家长千万不能因为着急、恐慌而打骂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
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孩子暂时不要去想学习方面的事情,让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得到放松、恢复。在这个期间,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比如,学一门乐器等,或者多带孩子去玩,接触大自然,不但可以消除学习上的疲劳,还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
另外,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学习,鼓励引导孩子,让他逐渐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同时,家长要用心观察孩子,挖掘他身上隐藏的闪光点,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目标,用目标来激励孩子,唤醒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点燃他内心热爱学习的那团火。
最后,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帮孩子树立理想时,家长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比如,强迫孩子选择他不喜欢的专业等,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并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家长要多鼓励,少抱怨,多表扬,少批评。
小鹏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从小学习就比较认真,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是家长的骄傲。小鹏通过努力,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重点初中。
然而,自从小鹏上了初中,一切都变了,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只能排到中游。看到昔日总拿第一的孩子,现在学习如此差,家长很着急,给小鹏讲了很多人生道理,也增加了不少的学习任务,甚至还报了各种学习班,以此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长使用了很多种办法都没法让小鹏用心去学习,这让他们感到有些绝望。在不断争吵和冷战中,他们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差,甚至有时候与孩子说不上一句话,而小鹏的情绪十分低落,处于崩溃状态,觉得自己没法对学习产生兴趣。
在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在小学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初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我们都有一种惯性思维,总觉得优秀的孩子会一直名列前茅,但随着孩子的年级越高,他们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家长对孩子不恰当的期望,就会使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其实,厌学的孩子,厌的可能不是学,而是被家长逼着去学。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厌学,习惯训斥、责骂孩子,比如,“除了学习,你说你出去还能干什么?”“我们辛苦挣钱供你上学,什么都不让你做,就让你专心学习,你就这样回报我的?”等,这些话语并未起到激励孩子学习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面对孩子厌学,家长首先要冷静,并接受孩子的厌学情绪,帮孩子分担烦恼。其实,有时候,我们成年人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还会产生不想上班的心理,何况孩子。所以,家长不要过于紧张,要找到孩子厌学的真正原因,帮孩子重拾学习的兴趣。
我们需要知道,孩子在长期的学习中,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们偶尔也会感到疲倦,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并陪孩子做一些他感兴趣的活动,让他先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再与他进行沟通。
很多时候,家长直接询问孩子,为什么厌学,得到的回应通常是孩子的沉默,其实孩子不愿意说,是因为家长没有找到正确的沟通方法。家长可以用启发式的提问来询问孩子,比如,“关于你的学习,你有什么规划吗?”“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心情?”等,这样的询问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家长慢慢引导孩子,他就会说出自己为什么会厌学。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爱学习的,只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比较吃力,越来越累,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就要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业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同时,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篮球等,这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起到增强孩子自信的目的。
另外,家长要多与老师进行沟通,特别是期中考试等重点考试节点,不要只问老师成绩,要多与老师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如,上课状态、与同学们的关系等,如果孩子厌学与老师的教学或态度有关,切不可气愤地找老师麻烦,需要冷静处理。家长可以将孩子目前的情况委婉地告诉老师,让老师多关心、关注孩子。同时,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老师,并接受老师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多接触老师,增加师生之情。
有的孩子厌学与同学有关,如果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家长就要帮孩子改掉坏毛病,如果是同学的问题,就要妥善处理,使孩子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当然,家长不能总拿孩子与别人比,要纵向看待孩子的改变,比如某科成绩的进步,孩子有进步,家长就要及时鼓励孩子,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一次旅行的机会,家长需要注意,物质性的奖励要适当,主要是精神鼓励为主。
孩子退步了,家长不能打骂孩子,以免孩子失去自信,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比如,知识掌握的不好、粗心等,再寻找解决的办法。总之,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孩子自然不会产生厌学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