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特长,一定要有自己的强项

3.5 特长,一定要有自己的强项

孩子上小学后,几乎每个家长对特长班都有很多话要说,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学特长,既花钱又占时间,还剥夺了孩子本该快乐的童年,但如果不让孩子上特长班,看着身边的孩子多才多艺,家长又不淡定了。实际上,家长如此矛盾,主要是因为没弄清楚让孩子学特长的目的。

就孩子而言,特长最大的作用就是,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在坚持学习特长过程中,孩子修炼了各种能力,比如,耐心、自律等。所以,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强项,上特长班,不是为了学一门技能与知识,也不是为了考级,而是为了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

乐乐上四年级时,妈妈认为,孩子上特长班没什么用,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加上这几年比较提倡给孩子减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她妈妈就觉得不让乐乐上特长班这个决定是最正确的。

刚开始,乐乐还挺开心,放假时,乐乐写完作业,就在家看看电视,有时候会去朋友家玩,有时候会去公园或游乐场玩。直到有一次,班里开展了一项才艺大比拼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跳舞,还有的同学展示自己画的画……同学们多才多艺,而乐乐什么特长也没有,只能当观众,这让乐乐很受伤。

回到家后,乐乐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妈妈问她:“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乐乐说:“妈妈,我没事,我想上绘画班,我喜欢画画。”其实,乐乐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只是,妈妈觉得她还小,不想给她太大压力,就一直没送她去学,没想到,孩子现在自己提出来了。

妈妈原以为不送孩子去特长班,是为了孩子好,却忘记了孩子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许有时候,他们会看到大家都有自己的一项特长,而自己什么也不会,会感到很自卑。

家长最大的不幸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学某项技能的料,而放弃对他的培养。其实,我们只能看到孩子对某方面具有天赋,却看不到他有什么特长。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有特长,都是家长们通过后天培养出来的。

很多家长不明白特长和天分的区别,有些人生来就具有艺术天分,比如,莫扎特,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但他的钢琴却是后天培养的。有些家长并不明白让孩子学习特长的目的,就想给孩子自由,其实是家长害怕麻烦,就放弃培养孩子一门特长的机会,这样会耽误孩子。

培养孩子一门特长,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什么东西,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生活能力。学习一种特长不是培养目的,而是培养手段。所以,并不是孩子学的特长越多,他的竞争力就越强,而是在培养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时,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战胜不良情绪、提高做事的毅力等做人的优良品质。

一个人能够获得成功,并不是要具有某项特长,而是要具有某种成功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其实是可以从孩子的特长开始培养的,当然,也离不开家长的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要求。如果家长都没有自控能力,自然培养不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孩子。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太累了,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快乐玩耍,家长这种放任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家长的自我懈怠。教育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外松内紧的方法,既可以放任孩子的天真行为,又不能完全放任孩子的思想教育。

有些家长只抓孩子的学习,不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看上去挺严格的,实则是对孩子的一种放任。如果孩子的思想被教育的很好,那么,家长无需担心他的学习以及与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因为他懂得控制自己,合理地管理好时间。

家长不能只注重孩子才华的培养,也要重视孩子内在魅力的培养。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找一个能充分发挥他天赋的特长,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绘画等。家长需要明白,培养孩子的特长,不是为了让他成为某一项特长的专家,而是让他拥有发现美以及生存的能力。

姗姗上小学的时候,大家放学都在小区里玩游戏,只有她还需要去学书法,很晚才回家。为此,她没少跟妈妈抱怨。后来,妈妈又为她报了小提琴和舞蹈班,有时候,她练得很累,就向妈妈请求,能不能少报一个班,妈妈说什么都没有答应她,年复一年地坚持送她去学。

后来,姗姗渐渐地习惯了,没觉得那么辛苦了。虽然,她没有玩耍的时间,但每当自己练好了一首曲子,或者学会了一个舞蹈动作时,她就很有成就感。等她长大了,仅靠小提琴这项技能就足够养活自己了,而且因为从小有练舞的经历,使她不仅有优美的身姿,还锻炼了她不怕吃苦的精神。

姗姗的小提琴有十级,学会了芭蕾舞,还练得一手好字,所以,在学生时代,她就很受老师们的喜爱,工作以后,更是如鱼得水。因此,她很感谢自己的妈妈,如果妈妈当年不逼她一把,就没有如今的她,她很感谢妈妈的“铁石心肠”。

学习特长时,很多孩子学着学着就不想继续学下去了。这个时候,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既然学得这么痛苦,也不想坚持学了,就尊重他的意见,放弃了。其实,当孩子不想坚持,家长纵容孩子放弃,孩子未必真的会不痛苦。

因为孩子都比较任性,他们往往比较情绪化,都有一段从喜欢到不喜欢的阶段,作为家长不能放弃监督的责任,纵容孩子轻易放弃。因为孩子一旦养成想放弃就放弃的习惯,将来遇到问题,他很容易会选择逃避。

不管孩子学什么,都是需要花费时间,付出努力的,没有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孩子学特长的过程中,考验的不仅是坚持,还有家长对时间的掌握能力,这也是孩子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所有的学习都需要一种态度,蔡康永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还是只好说“我不会耶”。

孩子小的时候,嫌麻烦,懒得去学特长,长大后,极有可能会错过很多令人动心的人和事,也会错过更美的风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拥有一项才艺技能,心中无比羡慕,就会想如果我也会就好了,但为什么小时候没学呢?如果家长曾有过这样后悔的心情,那么,就不要让孩子长大也有这样的心情。

每个孩子天生都带有至少一个技能,如果这个技能没有被发现,孩子的天赋特长就会被淹没,如果家长将孩子这个天赋激发出来了,那么,孩子就会充满自信,拥有成就感,激励着自己不断向前发展。

其实,无论学哪种特长,都是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家长要明白,我们让孩子学什么东西,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或一张文凭,而是为了培养孩子一种未来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