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害怕失败,鼓励孩子多尝试

5.3 害怕失败,鼓励孩子多尝试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不可能做什么事都那么顺利,会经常遭遇挫折和困难,所以,失败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人生课题,通过一次次的失败,孩子才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成功。

当孩子出现失误的时候,家长态度直接决定孩子以后如何看待失败。如果家长态度比较平和,认为失败并不可怕,没什么大不了的,及时安慰和鼓励孩子,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使孩子再接再厉,越挫越勇;如果家长严厉训斥孩子,就等于传达给孩子一种“绝对不能输”的思想,导致孩子害怕失败,不敢尝试。当辜负了家长的期望,他们就会更加苦恼,甚至自暴自弃。

家长不希望孩子失败,是因为他们觉得失败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却不知道失败也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失败的经验越多,我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在孩子的成长中,挫折和失败的经验是必需品,孩子只有不断经历失败,才能更好地成功。

所以,当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时,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一直在成长,他有权失败,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孩子才不怕失败,敢于尝试,才更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小雪的家境不太好,她从小学到初中,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然而,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小雪的成绩开始直线下降,没有上升的迹象,她们学校实行优胜劣汰的轮换机制,这就意味着小雪要被下放到普通班级。

这次给她的打击很大,她变得有些急躁、脆弱,经常写着作业就哭起来。有一天,小雪半夜跑到宿舍楼顶,一边大声哭,一边要做出轻生的动作,宿管阿姨吓得赶紧给老师校长打电话,并报了警。后来,小雪被心理辅导老师劝了下来。

后来,老师给小雪的家人打电话,让他们到学校一趟。后来,家人将小雪暂时接回了家,经过沟通,妈妈很后悔从小给孩子灌输“想要改变命运,必须考第一”的思想,导致孩子压力太大,承受不了。通过这件事,妈妈也明白了,孩子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只有不怕失败的孩子才有机会赢。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因为一次失败而觉得自己输了,没有希望了,或许,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就因为一句批评,一个误解,一次失败,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人生很长,一次失败不算什么,要学会面对每一次的失败,因为有输有赢的生活才是人生,如果现在都输不起,将来又如何能赢得了?

输赢乃兵家常事,家长不能一味地苛求孩子事事争第一,样样做到最好,这样,孩子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反而会陷入巨大的压力中,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和要求,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所以,不是孩子害怕失败,而是家长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越害怕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差。

很多孩子害怕犯错误,他们觉得犯错误就意味着失败,失败就说明自己输了,辜负了所有对他寄予厚望的人,背负的压力太多,孩子太想赢,才更怕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不顺心的时候,而孩子终有一天要独立面对人生,所以,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要一味地教孩子求胜的竞争意识,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当孩子面临失败,家长不能急于责备孩子,而是应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失败很正常,并与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付出,比如,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故事比赛,虽然没有拿到奖,但他在准备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难免会给孩子设定一些目标,如果目标设定得过高,孩子容易失败,陷入自卑等不良情绪中,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可实现的目标,不但能激励孩子勇往直前,而且每次达到目标,孩子就很有成就感,会变得更加自信,不断挑战自己。

在客厅里,儿子与爸爸一起下围棋,儿子输了,一把推翻棋盘,生气道:“我不玩了!”爸爸没有理会他,过了一会儿,儿子大概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跑到爸爸身边说:“爸爸,咱们再来一局?”

爸爸说:“这次不翻脸了?”儿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愿赌服输”。这一局,儿子又输了,但他没闹情绪,只是有点失落,爸爸给了他一个拥抱,还夸奖他有进步,儿子立马又高兴起来。

过几天,儿子又拉着爸爸下围棋,爸爸故意说:“我不想下,赢了你,也没什么意思。”儿子对爸爸说:“如果你赢了,我打扫卫生,如果我赢了,你让我多看一集动画片,好不好?”爸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两个人都认真地下棋,时而占地盘,时而厮杀,爸爸使出诱敌之策,吃了儿子很多子儿,瞬间占领了大半个棋盘,很明显,这一局又是爸爸赢了。儿子见胜负已定,无力挽回局面,叹了口气说:“爸爸,你赢了!我愿赌服输,打扫卫生去了,等我打扫完卫生,咱们还继续下,我就不相信我赢不了你!”

爸爸竖起大拇指,对儿子说:“有进步!”儿子笑着说:“我才不怕输呢!我是越战越勇,我得思考思考如何在下一盘赢你。”

实际上,孩子从小是没有输赢概念的,只是因为家长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说:“你得了第一名,你真棒!”受到家长的夸奖,使孩子感受到了赢的快乐,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什么都跟别人争第一的心态,但又接受不了自己不如他人的事实。

当孩子无法接受失败,就会通过耍赖、哭闹等形式表现出来。很多家长不想让孩子伤心,就会故意输给孩子,或者让孩子远离竞争的环境,这种把孩子保护得太好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失败,不敢尝试。

当孩子失败了,家长要接纳孩子的失败情绪,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尊重。虽然,孩子失败了,但他肯定也有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有进步,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另外,家长要引导孩子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输赢,并告诉孩子,没有人永远会赢,也没有人永远会输,输了没关系,赢了也要有平常心。当孩子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输赢的时候,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害怕失败的心理,能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

小时候,孩子输不起,长大了,也未必赢得了。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害怕失败,不希望孩子长大后赢不了,所以,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输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