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管理(第2版)》简介
《旅游目的地管理(第2版)》这本书是由黄安民主编创作的,《旅游目的地管理(第2版)》共有231章节
1
内容提要
Abstract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旅游管理类精品教材和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配套规划教材。旅游学的研究已经从旅游要素研究发展为集...
2
总 序
Introduction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的旅游业也进入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旅游业将在推动形成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
3
第二版前言
Preface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
4
第一版前言
Preface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
5
目录
内容提要 总 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旅游目的地导论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概念 一、旅游目的地定义 二、概念的扩展 三、概念的深化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
6
第一章 旅游目的地导论
学习引导 什么是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目的地要具备哪些要素?旅游目的地建设有何重要的意义?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有何区别?目前我国很多县市都提出要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
7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概念
...
8
一、旅游目的地定义
所谓旅游目的地,是指吸引旅游者在此做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是整个旅游系统的桥梁。 从传统的旅游理论来看,旅游目的地...
9
二、概念的扩展
(一)对应的概念 仅从词义上来看,第一,旅游目的地有别于工作目的地、移民目的地,也就是说有别于常住性的目的地。但是,由于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旅游目的地自然而...
10
三、概念的深化
从供给者和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旅游目的地不仅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而且是另一个过程的开端。旅游目的地的基础首先是资源地,通过对资源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各类旅游产品,构成各...
11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
...
12
一、坎恩的五要素观点
坎恩(Gunn,1972)和默菲(Murphy,1985)将旅游市场分为需求方与供给方,需求方是产生旅游者的国家或地区,供给方是接待旅游者的国家或地区,也就是旅...
13
二、库珀的“4A”观点和布哈里斯的“6A”观点
库珀(Cooper)认为旅游目的地应该由以下四大要素构成:吸引物(attractions);康乐设施(amenities),如住宿设施、餐饮业设施、娱乐业设施和...
14
三、魏小安和厉新建的三要素说
魏小安和厉新建认为旅游目的地要素一般包括以下3个层次的内容。 (一)吸引要素 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
15
四、邹统钎的两大核心要素论
邹统钎(2008)认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要素有两点:一是具有旅游吸引物;二是要有永久性的或者临时性的住宿设施,游客一般要在这里逗留一夜以上。因此,一般的景点不留宿...
16
五、本书的“双性要素”分类体系
从旅游者的视角出发,按照是否可以直接接触,本书将旅游目的地要素分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显性要素包括吸引物、设施和交通(可进入设施),隐性要素包括服务和旅游目的地...
17
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中的相关要素体系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中有明确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各评分项的重要性分值,其中和旅游目的地要素相关的包括供给要素、公共服务要素、资源环境要素以及保障要...
18
七、旅游目的地要素的核心内容
王晨光(2005)认为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一)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 这种吸引物必须是对应特定的旅游目标市场和客源群,在旅游市场上...
19
八、旅游目的地特性
(1)地域性。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性是指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抵达并进行旅游活动的空间,这个空间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可以是一个洲,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市、...
20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分类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类型的研究一直不是主体研究方向,大多是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依据不同标准,从不同视角出发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所以尽管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这一...
21
一、按照行政区域范围进行分类
旅游服务设施往往按照行政区域进行配置,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也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管理,因此,旅游目的地最常见的分类方案是按照行政区域范围来进行分类。 (一)国家型旅游...
22
二、按照吸引物的资源类型分类
按照吸引物的主体资源类型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分类。日本旅游地理学家山村顺次将旅游目的地划分为温泉旅游区、山岳高原旅游区、海岸旅游区和都市旅游区四种基本类型;保继刚等...
23
三、按照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类型
(一)观光型旅游目的地 观光型旅游目的地是指以观光活动为主的旅游目的地,例如目前的山地型、生态型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 (二)休闲型旅游目的...
24
四、按照其他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旅游目的地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很多,除了以上几种分类标准,在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中还有很多分类标准。 例如,按照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可分为远...
25
第四节 旅游目的地研究理论
...
26
一、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一)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目的地演进过程的重要理论,是地理学对旅游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生命周期最早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术语...
27
二、地方理论
(一)地方理论的理论内涵 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人文地理学蓬勃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重新将“地方”(p...
28
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理论
(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 竞争力应用于旅游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根据不同的尺度从不同的角度对竞争力在旅游领域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国际旅游竞争力、...
29
第二章 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
学习引导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也逐渐凸现,要获得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关注其利益要求,并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
30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管理政府行为与决策
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旅游业在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日渐重要,世界各国的政府部门和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都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