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隐私保护与技术的边界
日本对隐私的保护是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就像他们不喜欢麻烦别人一样,他们排斥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厌恶依赖心理。如此敬而远之的相处之道,就形成了日本社会最大的隐私保护。不仅仅是个人隐私方面,同样日本还有一种群体隐私保护,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更为显著[7]。日本的群体隐私是非常特殊的,在家庭里面强调家丑不可外扬,在公司集团内部讲究以和为贵,员工的日常社交活动全部集中于会社的内部,尽量减少与外部人员的交流沟通。这种特殊的隐私文化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来说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的智能化环境需要更多可以共享的社会资源。或者说人工智能在未来需要依赖共享模式的存在。因为高度智能化的社会想要降低社会成本就需要提高现有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共享与智能化生活相辅而生。智能化也包括了很多共享的元素。一方面是产品共享,包括了共享汽车这类生活用品,另外一方面是则是大数据分析中的社会数据共享。
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日本共享经济产业的发展。在前一段时间,整个共享经济风靡全球,之后却又戛然而止,日本的共享经济却凭借其优质的服务和高素质的用户群延续了下来,“租赁”是共享的核心,从日本房屋租赁到服装物品租赁再到技能租赁,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共享模式,这也使得日本在共享经济的某些方面有了一些独特的成就。从客观上讲,因为日本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共享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日本的共享经济可能会有非常大的社会需求,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这就是因为日本社会隐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带着一种文化上的抵触。
首先是共享经济必须面对的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智能化是一种新兴事物,需要社会对创新有着极大的接受度,但这却一直是处于文化内旋的日本社会所欠缺的。以智能化手机为例,在全球智能终端如此普及的情况下,日本依然有很大一批人在使用着功能机。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已经严重老龄化的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社会对接收新生事物有着一定的学习成本,这就阻碍了一些新技术在日本的发展和普及。之前也有很多媒体的调查,日本智能手机在中老年年龄层中的应用并不广泛,非智能手机在日本还有非常大的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智能手机学习成本高,而且不符合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习惯。同时老人对生活要求并不像年轻人一样追求新奇,传统保守的生活状态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拒绝变化。
另外一方面就是日本对隐私信息的高度重视。共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这就需要企业获取消费者的部分信息,这对于高度重视个人隐私生活的日本人来说是一道难关。曾经有报道称日本人很大一方面拒绝智能手机,就是因为智能手机会暴露很多个人隐私,所以遭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抵制。隐私信息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共享经济,同时也适用于新技术革命中的一系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都涉及个人信息,这种应用对于日本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数据保护和标准化管理是日本人工智能政策制定的重要方面,很大一部分也是源于这方面的考虑。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本发展得特别好。首先日本因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机器人产业人才,而且因为机器人非常符合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模式,所以机器人产业占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日本目前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大的机器人用户、机器人设备及服务生产商。从日本发布的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战略、产业化路线图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也试图结合机械制造及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强大优势,推动超智能社会5.0建设,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三大领域联动,机器人、汽车、医疗等三大智能化产品引导,突出硬件带软件,以逐步改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养老等社会问题。
结合上面几个特点来看,日本价值观念受到最大的冲击依然是日本社会对信息隐私保护方面的顾虑。这种顾虑一方面是由于老龄化社会对于新生事物的不确定感,也是新技术带来的风险。换个角度来看,老龄化的问题和隐私保护的问题同样是需要用新技术来解决和维护的,保持原来的状态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技术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日本现存的社会问题,但这种价值评价标准的变化受到的阻力会比智能手机所产生的影响更大。日本社会高度重视隐私保护,乃至很多日本民众依然拒绝互联网产品,导致很多依赖于大数据分析的行业在日本缺少了最基础的数据和硬件支持。传统观念与新技术发展的冲突在日本显得尤其突出,也成为未来日本文化价值观念的突破点之一。